成语《季子裘》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季子裘》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季子裘:jì zǐ qiú

词源: 《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黄金百斤尽, 资用泛绝, 去秦而归。羸滕履蹻, 负书担橐形容枯槁, 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词由:战国时,苏秦起初自以为学得了一点本领,就到秦国去游说,劝说秦惠王采纳他的连横之说,以霸天下。他一连和秦惠王谈了十多次,秦惠王认为他的意见没有什么价值,也就不采纳他的意见,苏秦也就做不了官。这样,苏秦就处于生活困境了。身上穿的黑貂裘也破了,带去的路贵也用完了,只好离开秦国回家去。这时的苏秦,真是一副狼狈相:身体消瘐了,脸上也黑得很,走路也好象走不动的样子。

词义:苏秦到秦国去,秦王不用,穿的黑貂裘破了也没有衣服换。季子:苏秦的字;裘:毛皮的衣服。形容功名不就后的贫穷窘态。亦作“貂裘敝”、“敝貂裘”。

书证:唐·杜甫《摇落》:“鹅费羲之墨,貂除季子裘。”宋·陆游《北望感怀》:“乾坤恨入新丰酒,霜露寒侵季子裘。”元·刘秉忠《九日满坦山》:“西风不管参军帽,绝塞空凋季子裘。”宋·辛弃疾《满江红》:“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金·元好问《留赠丹阳王炼师》之三:“敝尽貂裘白发新,京华旅食记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