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视为畏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视为畏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词源:《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词由:庄周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他主张“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就是放弃斗争,逃避现实,这是他世界观消极的一面。他憎恨当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合理社会,不满统治者欺压百姓的暴行和腐化享乐的生活。他把与统治者合作视为“畏途”。为了阐明自己的这一政治观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父子兄弟十人,如果有一人在外遇害,其余的人就会因此而提高警惕,出门定会结伴而行。可是,当今世上的一些人,只警惕这种小危险,而忽视大危险。譬如,古往今来,死于逸乐者何其多?而后来者并没引以为戒,这真是太危险了。”词义:看作令人可怕的道路。畏:可怕。也比喻把困难看成可怕的事。亦作“视如畏途”。九回:“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如畏途。”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如此等他碰过几回钉子,怕见我们的面,以后叫他们把翰林这道视为畏途,自然没有人再来了。”秋瑾《秋瑾集·弹词·精卫石第一回》:“产难,妇人视为畏途,生死只争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