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寥若晨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寥若晨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寥若晨星:liáo ruò chén xīng

词源:唐·韩愈《华山女》:“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词由:唐代时,佛教盛行,全国各地建了不少寺庙,聚众讲学,广收信徒。道教看佛教这样做,也不甘示弱,也象佛教那样讲学,以争取信徒。当时的华山县,寺庙众多,讲学很盛。可听佛教讲学的,熙熙攘攘;而道士讲学时,门庭却很冷落。华山女道士亲自出马,在讲经时甚至以卖弄色相来吸引信徒,但听的人仍然很少。以儒学正统自居的韩愈,既反对佛教也反对道教流传的,因此他写了《华山女》一诗来讽喻佛、道两家为争取信徒而讲学的情形。诗中“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两句,是说黄衣道士学着佛教讲经,可是前来听讲的人稀稀拉拉,象早晨天空的星星一样。

词义:象黎明时的星星那样稀疏。寥:稀疏。形容数量很少。

书证: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寥若晨星的职员三个,徐先生月薪二十几块钱,孙先生月薪几块钱,我算是主持全部的事业,月薪最多的了,每月拿六十块钱。”鲁迅《致山本初枝》:“内山书店经常去,但不是每天,漫谈的人材也寥若晨星,令人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