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仰事俯畜》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仰事俯畜:yǎng shì fǔ xù
词源:《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词由: 有一次, 齐宣王对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仲尼的学生, 没有讲桓、文霸业事情的, 所以后世不传, 我也没有听说过, 要讲就只好讲一个‘王’字。”于是, 孟子就给齐宣王讲起了王道, 仁政。在讲到君王为人民制定产业时, 说了这样的看法:“明君知道恒产的作用, 为人民制定产业, 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收入足以事奉父母, 养活妻子。丰年能不愁吃、不愁穿, 荒年也不致于饿死冻死。老百姓有了这样的生活条件, 那么把他们领到善路上去, 自然就轻而易举了。如果情况相反, 那么拯救百姓的生命还担心来不及呢,哪里还有闲暇去讲礼义呵!”
词义:原指上能供养父母,下能抚养妻儿。现泛指维持全家生活。
书证: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民可使之仰事俯畜,而不可使之知其父子之道为天性。”清·恽敬《答来卿》:“坐书院可仰事俯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