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求甚解》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不求甚解》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én jiě

词源: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事, 便欣然忘食。”

词由: 陶潜, 字渊明, 是东晋末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厌恶官场的黑暗,同情人民的疾苦, 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由于十分喜爱自然, 他便给自己取了一个“五柳先生”的别号。他在一篇自传性短文——《五柳先生传》 里, 谈到自己读书的情况时写道:“五柳先生十分喜欢读书, 但读书时只求领会精神实质, 而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功夫。每当有所领悟,便高兴得连吃饭都忘了。

词义: 读书但求领会精神实质, 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这是古人强调重在意会的一种读书方法, 并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浅尝辄止。现多指对所学的东西只求表面的了解, 不求深入理解。

书证: 老舍《出口成章》:“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夏衍《劫后影谈》:“……一定要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这种风气扭转。”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四章:“这两位随着张大经起义的师爷平日读书不求甚解, 只见别人写祭文用 ‘醴酒’二字,实际不明白醴酒是什么东西, 人云亦云地胡乱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