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门庭若市》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门庭若市》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门庭若市:mén tíng ruò shì

词源: 《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词由: 战国时期, 齐国有个名叫邹忌的人。有一天, 他根据亲身经历悟出的道理, 去劝谏齐威王。他说:“现在齐国地大城多, 没有人不偏袒你, 害怕你, 全国人民都想得到您的恩惠, 因而他们都不愿向您说实话。这样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是很多的。”齐威王听了, 深受启发, 于是诏令天下: 凡能当面指出他过失的,受上赏:上书言过失的,受中赏;议论过失而使他知道的,受下赏。此令一下,前来进谏的大臣来往不断, 门前庭院热闹得象市场一样。几个月以后, 只是偶尔有人来劝谏。一年之后, 人们再也提不出进谏的意见了。

词义: 门前、庭院象集市一样。庭: 院子。若: 好象。市: 集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往的人很多, 十分热闹。

书证: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车马辐辏, 门庭如市。”老舍《四世同堂·七十》:“粉妆楼有许多朋友,一天到晚门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