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味如鸡肋》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味如鸡肋:wèi rú jī lè
词源:《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薄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词由:建安二十四年春,曹操率兵出斜谷攻汉中,刘备依险防守甚严。曹操下了一道命令,命令上写的是“鸡肋”二字,众将官、幕僚都不明白是何意思。主薄杨修知曹有退兵的意思,便立即自动整装,准备起行。其他人都感到很惊奇,问杨修何以知道是退兵令。杨修回答说:“鸡肋那玩艺儿,扔了可惜,可吃又没什么可吃的。魏王是用鸡肋比喻汉中,如若罢兵不攻汉中,实在可惜;如若进攻又讨不到便宜。由此可知魏王决定还是退兵为上策。”众人听了才恍然大悟,分头去做退兵准备。
词义:味道就象吃鸡肋一样。鸡肋:鸡肋骨,无肉。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又得益不大。简作“鸡肋”。
书证:宋·杨万里《晓过皂口岭》诗:“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