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宁唯是》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不宁唯是》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不宁唯是:bù níng wéi shì

词源:《左传·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

词由:春秋时代,楚国将军公子围与郑国的丰氏订了婚约。他想借迎亲的机会偷袭郑国,就驾着战车,带领军队,直奔郑国而来。郑人识破了公子围的用心,就不让他进城,让他在城外举行婚礼。公子围的侍从眼见阴谋败露,还不死心,辨解说:“凡到外国迎亲,都没有在城外举行婚礼的,这样做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们吗?不但如此,还使公子围欺骗了他的先君,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如此看来,公子围所受的侮辱真是无以复加了。”郑人对楚人的辨解不予理睬,坚持不放迎亲队伍入城。公子围无奈,只好解除武装,一人进城与丰氏结婚。

词义:不只是这样。宁:语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形容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

书证: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儿种答案》:“这里也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也有民主同盟,也有社会贤达。不宁唯是,而且有‘全国人民’,四亿七千五百万同胞一个也逃不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