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血流成河》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血流成河:xiě liú chéng hé
词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后人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词由:刘备请到了诸葛亮,拜为军师之际,曹操差夏侯惇带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来了。诸葛亮运筹惟幄,调兵遣将、专等曹军到来。赵云佯败把曹军诱至博望坡。等到夏侯惇猛省,令军兵勿进时,一派火光,四面八方烧起来了。曹军十万军马,挤在窄狭的山路中,进有赵云回军赶杀,后被刘备堵住路口,关云长当先拦住,张飞又截下了粮草。曹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得成了河。
词义:人的血流得成了河。形容杀死、杀伤的人非常多。亦作“血流成渠”。
书证: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各省屠城,血流成河,死人如麻。”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六回:“刘猊弃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