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各得其所》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词源:《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词由:春秋时鲁哀公十二年冬天,孔子结束了在卫国的讲学,回到了鲁国。回到鲁国后,孔子发现鲁国所保存的乐歌,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次序紊乱,于是着手开始整理。把残缺的篇章补齐全,把次序紊乱的理恰当。他艰苦战斗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完成了这一巨大的工程。孔子十分高兴地说:“现在《雅》、《颂》总算放到了它们应该放的适当的位置上去了。”所以,至今还有孔子改《诗》制乐的说法。其实,孔子只是做了一点整理工作而已。
词义: 原指《诗》中的“雅”、“颂”放到了适当的位置上。后指每一事物或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归宿。
书证: 《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汉书·东方朔传》:“元元之民,各得其所。”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 都要有衣穿, 有饭吃, 有事做, 有书读, 总之是要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