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先公后私》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先公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先公后私:xiān gōng hòu sī

词源:《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近诏又曰:‘忧公忘私者必不然, 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伏读明诏, 乃知圣思究尽下情, 然亦怪陛下不治具本而忧其末也。”

词由: 三国时魏氏政权到了魏明帝手里, 已大权旁落, 政事受制于司马氏。但他和蜀国的刘禅不同, 还不是一个糊涂虫,而是一个软弱无用的庸才。在乐安、廉昭提拔以后爱说奉承话,杜恕就上疏魏明帝,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你每有军事就下诏说,有那一个为这事深谋远虑呢?我只有自己反复考虑了。最近你在诏书中又说,要一个人忧公而忘私是不可能的,但是先公后私总是应当做到的。这样说,说明你还是能体察下情的,但这是没有从根本上来考虑问题。如果用人不当,是不能治理好政事的。

词义:先要以公事为重,然后再考虑私事,把公事放在私事的前面。

书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曰:‘卿先公后私,可谓大忠矣。魏齐之仇寡人当为卿报之。来使从卿发落。’范雎谢恩而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