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言归于好》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言归于好》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言归于好:yán guī yú hǎo

词源: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 既盟之后, 言归于好。”

词由: 齐桓公建立霸业后, 为了重修诸侯之好,于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六一五年) 在葵丘召开结盟会议。与会的有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结盟会上, 各国代表发表了不少意见, 讨论较为热烈。经过若干天的商讨, 最后盟会一致通过决议:第一,不得阻塞水源; 第二,不得阻挠粮食的流通; 第三, 要尊贤育才,选拔贤士,不得世袭官职。盟会结束时, 齐桓公作总结发言,最后要求: 凡是参加同盟的各国,大家订下盟约之后, 一定要遵照执行, 消除过去的隔阂, 重新友好相处。

词义: 彼此重新和好。言: 句首助词, 无义; 归: 回到; 好: 和好。

书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奉教撤兵, 言归于好。”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二:“只要大哥肯给他一笔钱, 为请客之用, 他就会很快的找到事作, 而后夫妇就会言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