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绝圣弃智》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绝圣弃智》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绝圣弃智:jué shèng qì zhì

词源《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词由: 在那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被那你争我夺、争名夺利的强权政治弄得不能安宁地生活。老子针对这种社会现实, 提出无为而治, 人也按其本性去生活。他反对这个学派这样说, 那个学派那样说。他说:“不要玩弄聪明才智, 把聪明才智全部丢弃, 这对老百姓是十分有利的; 什么仁呀、义呀, 也一古脑儿废弃干净, 老百姓按照人的天性去生活; 如果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不瞎动脑筋, 不追求利益、享受, 盗贼也就没有了。”

词义: 把聪明才智统统丢开, 按人的本性生活。圣、智: 智慧, 聪明。

书证: 《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 大盗乃止。擿玉毁珠, 小盗不起。焚符破玺, 而民朴鄙。掊斗折衡, 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