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落孙山》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名落孙山》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名落孙山:míng luò sūn shān

词源: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词由:宋代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谈吐诙谐,人称“滑稽才子”。有一次,孙山去外地参加选拔举人的考试,同乡有个老人委托他带自己的儿子一起去赴考。待到发榜的时候,孙山见自己的名字列在最后,考了一个末名,而那位老人的儿子却没有考中,就先回家来。那位老人一见孙山就打听自己儿子是否考中,孙山很风趣地回答他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词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比喻投考不巾。亦作“孙山落第”。

书证: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好歹皇天庇佑,要中名举人……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清·蒲松龄《邀孙学师景夏饮东阁小启》:“学宫之堂构未竣,故使孙山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