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见利思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见利思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见利思义:jiàn lì sī yì

词源:《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词由:有一次,子路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完美的人应当具有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忘私,卞庄子那样的大胆,冉求那样的才华,再加上既守礼,又懂乐。可是当今完美的人只要做到这样三条:一是有利可图时首先想到是不是符合义的标准,二是看见危急之事不顾自己的一切去解救,三是平时怎么说就要照着去做。”

词义:见到有利可图时首先想到道义。见利:遇到有利可得的机会;思义:想到道义。指义重利轻,把义放在利的前面。

书证:三国·蜀·诸葛亮《心书·谨候》:“四曰廉,见利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