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思而行》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
词源:《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词由: 春秋鲁襄公时, 鲁国有个元老叫季文子, 官拜大夫。季文子一向为人慎重, 说话做事素来谨慎,因此,处理事务比较稳重。正因为如此,季文子从鲁文公到鲁宣公、鲁成公、直至鲁襄公,一直担任大夫的官职。在鲁襄公五年,季文子不幸逝世了,人们悼念他,赞美他,说:“季文子遇事总要反复深思熟虑,认为可以这样做了,才开始处理。”
词义:反复思考后才去行动。三:多次,反复。
书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这十两银子,你做经纪的人,积攒不易,还要三思而行。”欧阳山《三家巷》三○:“终身大事也应该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