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水栀子》咏栀子花诗鉴赏
朱淑真
一痕春寄小峰峦, 薝蔔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气,更宜移就月中看。
栀子不仅在庭院,山野中生长得郁郁葱葱,也可以制作盆景。据《广群花谱》载“徽州栀子,小枝小叶小花,高不盈尺,可作盆景”我们不能遽断以栀子花制作盆景的确切年代,但朱淑真这首咏栀子花的诗却很明显地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屋室中盆景景观。 “一痕春寄小峰峦,薝蔔香清水影寒。”写栀子植于小峰峦之旁。倒映于水影之中。薝蔔系栀子花的别称,其实薝蔔花产于西域、金色,花小而香,人们误将二者相混。这里是借用其名,实指栀子。这两句所写之景实在是一幅栀子临水图。将栀子比作“一痕春”,这种想象是很奇妙的。一个“寄”字写出栀子寄情之态,配以小峰峦,增添无限野趣。这句所写不大象自然界山野中栀子依傍峰峦之前,若果是自然写实,那么这句诗就写得过于纤巧了,即使是女性诗人以其独特观察来运笔,也不能不说有些失真,但要作盆景观,这就颇为得体了。峰峦再小毕竞是山,能与一痕栀子相配,也只能在盆景之中。第三句“玉质自然无暑气”是对栀子花的描绘和评价。玉洁冰清自然就给人以凉意,因而夏日暑热之气也为之一扫而空了。最后一句“更宜移就月中看”表明这景致可移,可见应系盆景。这样在明日之下,山高月小(因其远、故而小),一痕春痕相映照,这不是一幅绝妙的临水栀子图吗? 朱淑真写出了盆景栀子,以小见大,并特别注意盆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可见朱氏具有较高鉴赏美的能力,在她笔下的栀子花之美也就体现了她的这种鉴赏力。从这点看,这也是一首有特色的咏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