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虞美人》咏虞美人诗鉴赏
瞿佑
剑血多年尚有神,楚歌声里弄残春。
迎风似舞腰枝细,带雨如含泪眼颦。
江畔乌骓空踯蹰,宫中人彘可悲辛。
青青只有明妃冢,长恨飘零作虏尘。
明初诗人瞿佑的这首七律,是把虞美人花和楚王项羽宠爱的虞姬结合在一起歌咏的。虞姬,最后与项羽同被汉军围困于垓下,项羽饮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一首:“汉兵北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位能歌善舞的绝代美人于是挥剑自刎而死。瞿佑这首诗的前四句,就是句句照应着这两个侧面来写的。
“剑血多年尚有神”,于花,写其艳丽;于人,写其自刎。既可以理会为:虞姬啊,你自刎流出的鲜血,经过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岁月,还这样艳丽,保持着你的美质!更应该直解为:虞美人花啊,你是虞姬自刎的鲜血所化成的精灵,……。
“楚歌声里弄残春”,于花,写其开放的季节,于人,写其与霸王诀别的处境。虞美人花,虽然到处都有,作者是钱塘人,所见当是南方此花;初夏开放,自然“弄”的是行将逝尽的“残春。”霸王别姬时,汉军皆作楚歌,对项羽进行心理战以瓦解其斗志。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最后的歌舞,自然是“弄残春”。首联二句写下来,花与人已融合为一,眼前所咏的娇艳之花已完全笼罩在历史悲剧的冷雾之中了。
颔联二句,承接首联,进一步亦花亦人地具体描写其姿态,花迎风摇动好似当年虞姬在舞动她苗条的腰肢,花承含雨珠如同当年虞姬不忍诀别,愁眼中所含的泪水。这两句把歌咏的双重对象的娇容愁情具象化了,把对于双重对象本体的描绘推到了极限。这就是笔者所谓的“一咏”。
诗的后半部,便是笔者所谓的“三叹”。如果说前四句写得很好,那么后四句更是绝妙。许多律诗的格局,往往再用颈联二句,对于歌咏对象继续作本体描绘,最后用尾联二句宕开,推出一个与本体不即不离的深远意境来。这样,当然并没有什么不好,成功的例子和经验可以说很多。可是,艺术的规律之一就是不墨守成规,就是创新。瞿佑这首诗最好的地方也恰在这里。他省出一联,留出半首的地步,出奇制胜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一叹本题之事,二叹、三叹与本题较远之事,使全诗如鲲鹏,如游龙,前半首如临水搏击,如低空蜿蜒,后半首则如扶摇直上,如昂头腾飞,使人不得不仰首惊视,赞叹不已。
“江畔乌骓空踯躅”江,指项羽自刎的乌江。乌骓,是项羽极爱的坐骑。踯躅(zhizhu直烛),亦作“蹢躅”,或为“踟蹰”(chichu),皆是徘徊不进之貌。何谓之“空”? 因为主人项羽已经自刎而死了。这位至死不悟失败之由的刚愎武夫,在我们前引的悲歌之中,是把乌骓与虞姬并提,做为自己的两件爱物,悬于心而发于歌的。现在你项羽自身不保,乌骓空随你征战五载,最后落得个无主可依、被赐给乌江亭长的下场。这里,字面写乌骓,实质还是写虞姬。是用乌骓的悲惨命运,在虞姬身后以侧出笔锋照应关合,其立意还在暗点项羽保护不了虞姬;并又与下句造成工对,“江畔”、“宫中”,“乌骓”、“人彘”,“空”、“可”,“踯蹰”、“悲辛”,把一层突兀翻出的意境,先从语言上紧密联系起来了。
项羽保护不了虞姬,是因为英雄失败,自身不保;那么胜利的英雄又如何呢? 刘邦一统天下,九五之尊,同样也保护不了他的宠姬与爱子。戚夫人变成“人彘”,赵王如意被酖酒毒死,虽然是刘邦身后之事;但在刘邦生前,就已经显露端倪而无可如何了。戚夫人曾屡次哭求刘邦废太子,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刘邦也完全出自本心,想这样做。但是,由于统治集团内大部分人反对,没有成功。刘邦为此,曾赋《楚歌》云:“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在刘邦身后,吕后把自己的“天敌”戚夫人砍断手足,挖掉眼睛,薰坏耳朵,灌上哑药,使她居于厕所之中,称她为“人彘(zhi,猪)”。这是吕后惨无人道的作为,也是刘邦生前极度宠幸戚姬的“副效应”。
创业之王,无论失败成功,都保护不了自身所爱;那么,守成之主又如何呢? 作者以汉元帝为例,同样作了否定的回答。由于王昭君下嫁的故事,大家既很熟悉,头绪又很纷繁,评价更多歧异,此处便略去不谈了。总而言之,按照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王昭君美而被诬为丑,汉元帝爱而无法挽留,使得明妃(即王昭君)如本诗尾联所说,含恨而死,留下的只有青冢(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另有传为昭君墓地多处),魂魄飘作他乡之鬼,血肉化为异国之尘。
叹惋虞姬、戚姬、昭君这三层意思合起来,就是叹红颜薄命,就是叹妇女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交不上好运。这是我们在初看此诗题目时,不大可能想到的。瞿佑,才高运蹇,著《剪灯新话》,“哀穷悼屈”,自辩并非“诲淫”,以其中多有同情与讴歌妇女之篇什。又有《香台诗集》,亦“多倚偎翠之语”(钱牧斋语)。这对我们理解本诗的构思,是一个关系至密的背景。从瞿佑到我们,时光又过了六百年;然而,瞿佑及许多作家以诸多方式、从诸多角度发掘过的这一主题,却并未过时。在世界,在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课题,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