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酴醾花

赵长卿《水龙吟酴醾》咏酴醾花诗赏析

《酴醾花·水龙吟酴醾》咏酴醾花诗鉴赏

赵长卿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谩休争妒。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从前爱惜娇姿,终日愁风怕雨。夜月一帘,小数魂断,有思量处。恐因循易嫁,东风烂熳,暗随春去。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词人先用婉转的笔法交代了酴醾开花的时节:在季春过去、繁花褪尽的孟夏,酴醾花就要开了。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诗》有云:“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然而此时,也恰恰是牡丹花开的时节。牡丹花是“国色天香”,酴醾花却只是“绕篱蔷薇”,所以词人写道:“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似有一种默契,多情的酴醾花年年要在这个时候陪伴着牡丹花一齐开放。

虽然酴醾花不如牡丹花那般“显赫”,但却是“风流别有千般韵”(鹧鸪天·荼蘼》)词人概括地描写出:“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这其中既写了花香,又写了花枝和花容。有人说:诗是“清洗”的艺术,将咏唱对象的特征包容进来,将非特征清洗出去。词何曾不是呢? 词人用简洁的语言,最具特征地“画”出了酴醾花。虽然是简练的几笔,却可以看出词人用心良苦。写花香,偏写它凝在“晓露”中;写花枝,偏写是“柔条”;写花容,又偏是“轻盈清素”。通过词人的这番描写,人们便可以知道酴醾花是“弱质纤姿俪素妆”,“一般真色自生香“《鹧鸪天·咏酴醾五首》。这与牡丹的雍容华贵实在是不同的。词人的这三句描写也为后面做好了铺垫。正是为了这三句描写,词人才可以调转笔锋,写出“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漫休争妒”。“玉质冰肌婀娜”可以说是对前三句描写的总概括。现在词人要为酴醾花“鸣不平”,他认为,酴醾花美到了足以使江梅嫉妒的程度,所以江梅迫不及待地开在了酴醾之前。前三句词人是从正面描绘酴醾的,而这里,词人是从侧面,用比衬的方法来赞美酴醾花,说酴醾花要比江梅开得好。他在另一首《虞美人·清婉亭赏酴醾》词中写道:“江梅虽是孤芳早,争似酴醾好。”说江梅虽然开得早,但怎么赶得上酴醾花开得好呢? 以此互证,可知词人对酴醾花的喜爱之情。

就是在这种喜爱之情中,词人续出下片。“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有人说,凡属比喻,皆有缺憾。但我们读上面的句子,就会否定这个说法,因为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完美。想象一下,在翠绿繁茂的枝叶中,酴醾花或隐或现,不就是笼罩着碧纱的越溪游女吗?“游女”在此是指出外郊游的女子;“越溪”是西施的故乡,所以词人用来比喻的“游女”就不是一般的女子,而是象西施一样漂亮的女子,是否也可以理解他写的就是西施呢?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读这首词,愈感此话中肯。特别是下面的句子,人花互喻,情意缱绻:“从前爱惜娇姿,终日愁风怕雨。”这似乎写的是一位娇媚的女子,其实是写词人自己对酴醾花的怜爱之心,因爱花而愁风怕雨,担心风雨揉损了娇弱的花枝。陆游《花时游诸家园》诗中说:“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然而赵长卿对花的怜爱之心又何止是“愁风怕雨”呢? “夜月一帘,小楼魂断,有思量处。”月照小楼,常使思妇夜不成寐。”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为什么词人也是“小楼魂断”呢?这里只交代了“有思量处”,即一想到此就伤心。到底想的是什么呢?“恐因循易嫁,东风烂熳,暗随春去。”原来词人担心酴醾花也会象春天开的花一样,随着春风而消逝,就仿佛担心自己最钟情的女子会悄悄地嫁人一样。词人至此把他对酴醾花的爱极为巧妙、细腻、生动地表达出来。结尾几句,造语颇似李贺《南园》诗:“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张先《一丛花令》词:“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当然是各有其趣,各得其妙。

赵长卿写过数首咏酴醾的词,这一首可说是最具风格了。作为咏物词,太虚了,不可捉摸;太实了,味同嚼蜡。这首词虽然通篇未露花名,读来却情韵深隽,令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