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咏花诗 梨花

刘孝绰《于座应令咏梨花诗》咏梨花诗赏析

《梨花·于座应令咏梨花诗》咏梨花诗鉴赏

刘孝绰

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

讵匹龙楼下,素蕊映华扉。

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

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闱。

刘孝绰是南朝齐、梁时代的著名诗人,幼年时代即能诗善文,深受前辈诗人沈约、任 和范云等的钟爱。二十多岁时入梁为著作佐郎,后迁太子舍人,至尚书吏部郎、秘书监等职。每与梁武帝萧衍、湘东王萧绎等相聚侍宴,应诏作诗,颇受青睐。《梁书·刘孝绰传》说他:“尝侍宴,于座为诗七首,高祖览其文,篇篇嗟赏。”《于座应令咏梨花诗》就是此类诗作,而且是一首应令咏物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咏物诗产生较早,一般说来,纯粹咏物者较少,多半为借物咏怀之作。此诗也不例外。

全诗八句,首二句从古人咏物赞花写起。“玉垒”是山名,在成都西北。晋代诗人左思的《蜀都赋》称玉垒山为成都的围墙,且说成都居民皆依山傍水,种植果树。每当“白露凝,微霜结”之时,则“紫梨津润(紫红的梨子有光泽)”。本诗之“称津润”即指此事而言。下句的“金谷”指晋代大官僚石崇的“金谷园”(在河南省洛阳)。石崇在其《金谷诗叙》中说:“(园中)有清泉茂竹,众果(包括梨树)竹柏,药草之属……娱目欢心之物备矣。”石崇常与人在园中“赋诗”,咏物“以叙中怀”。本诗之“咏芳菲”,即指此事。以上所写皆为前代咏物盛事,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的三、四两句,笔锋一转,紧扣题中的“梨花”二字写来。“讵”,岂也。“龙楼”,本指太子之宫门,此当指帝王之宫阙。“素蕊”,白色的花蕊,此指梨花。“华扉”,一作“朱扉”,指宫门。这两句紧承前两句之意,言成都的梨子,金谷园的梨花,虽为前人称道,然而皆无法与梁王宫中的白梨花相媲美。你看那洁白的花朵,同红色的宫门相映照,越发显出它那姿态的洁净高雅,妩媚动人。这里透露出作者凡物一入皇宫,便身价百倍的想法。同时也暗示今日与王者吟咏梨花,也是一桩盛事,比起前人之咏梨花更为有意义。

五、六句中的“杂雨”,写雨打梨花,花雨并坠。“霰”,雪粒。“因风”,犹随风。这两句描写暮春时节,细雨绵绵,洁白的梨花瓣纷纷坠落,简直令人疑心那是雪粒降落人间;你再看,微风吹来,坠落的梨花飘飘荡荡,宛如洁白的蝴蝶在自由飞翔。诗人捕捉了梨花的这两个具体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突出了梨花的洁白轻柔的特征,从而唤起了读者强烈的审美情趣,尽情地去品味梨花的娇美风姿。

七、八句中的“怜”,是怜惜之意。“九重闱”,即九重宫门,也就是天子皇宫之门,实指朝廷。这两句承上两句而言:难道不怜惜梨花的飘落?然而,飘落虽然可惜,但落入宫门之内,又是值得庆幸之事,因而心甘情愿。在这里,诗人明写梨花愿入宫闱,实际上是借此隐喻自己愿入朝廷为官的理想,表达了他在朝为官的心安理得的满意心情和对当朝统治者的感激,体现了应令诗在内容上的通常特点。

此诗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名为咏梨花,却不从咏梨花写起。诗人思路开阔,先从古人咏物赞花写起,然后点出梨花,并抓住梨花洁白的特征,写出其飘然高雅的风姿,最后借物咏怀,收束全篇,结构非常严谨。

其次,本诗写梨花之美,绝少实写,多以虚代实,动静相间。那“素蕊”与“华扉”相映照的形象,“霰落”、“蝶飞”的姿态,写出了梨花那飘然飞动的美,和空灵素雅的美,给人以欣悦的美感享受。特别是诗人以雪粒形容梨花的洁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唐代岑参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咏雪诗句,或许受到本诗的启示,足见本诗艺术魅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