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留名,你的信誉更重要
现代社会,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信誉,一位商界的西点人士曾这样说:“美国前500强大企业是教给人伦理,而西点是教给人品德。”的确,信任的达成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因为利益的诱惑,很多人却企图尝试打破这一规则,最终他们不仅失去了信誉,还失去了长远的利益。而聪明的人始终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为了留住信誉,很多时候,他们能做到果断舍弃利益。
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几大集团在信誉问题上是如何做的:
在2006年11月发布的中国第一份信誉调查报告——中国企业信誉100中,海尔成为排名最靠前的中国本地企业,在总榜单的第六位。海尔夺得“中国外乡企业信誉榜”榜首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事,海尔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确定了“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理念,恰是从这一理念出发,制订了海尔创世界名牌的战略,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巨人。
1985年,在捕捉到企业正处在急骤上升时期的致命的质量隐患和危机意识不足的管理信息后,在全体海尔集团员工面前,张瑞敏将76台质量有问题的电冰箱砸毁。
正是这一砸,砸出了海尔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砸出了海尔在民众中的信誉度,砸出了一套独特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管理理念,正是因为时刻关注用户利益,使得海尔这个青岛小企业成长为今天的跨国集团公司。
这里,我们看到了张瑞敏为了赢得信誉,将76台质量有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这就是“舍”利益“得”信誉的最佳体现。任何一个企业领导者,都深知信誉危机对企业发展的杀伤性。事实上,企业对于信誉危机的处理往往有相当难度,因为信誉危机的发生总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形象,降低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威胁企业的既定目标的实现,严重的将导致企业破产。但一般情况下,信誉危机的产生多半是和经济问题挂钩的,因此,如果企业能够主动放弃利益,那么,挽回企业的信誉是可能的。当然,要避免出现信誉危机,最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而不是为了利益而牺牲信誉。
实际上,并不只是海尔集团通过“卖信誉”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很多世界500强也正是坚持这一信念,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其实,信誉问题不仅对企业、组织有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因为真诚守信是做人的原则,是一种正直的品格,历来受人推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质朴比巧妙的言词更能打动我的心。”蒙古族谚语说:“心诚能感动卧牛石。”真诚是完美之根,生命之神。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人们竞争日益激烈,于是,有些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诚守信只不过是人际交往中的场面话而已,于是,开始质疑,这一品格还有那么重要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个人只有真诚守信,才能守信于人,也才能获得荣誉。松下幸之助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在关键时刻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保住员工的利益,才获得了员工的支持和信赖,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松下电器公司,包括松下幸之助在内的所有领导,都很注重员工的利益,并从内心真正关心他们,正是因为这样,员工们才愿意与公司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了萧条状态。很多厂家为了自保不断裁员,减少工人的薪酬。但松下公司却没有这么做。那时候,松下幸之助因病在家休养,但他依然坚定地说,不能裁员,也不能降薪。相反,他决定,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按全天支付。与此同时,他要求全体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去推销库存商品。松下公司的这一做法获得了全体员工的一致拥护,大家千方百计地推销商品,不到3个月就把积压商品推销一空,使松下公司顺利渡过了难关。
其实,在松下公司的成长史上,还有好几次更为严重的危机,但正是因为松下幸之助始终都坚持和员工共存亡,不忘民众,使公司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每次危机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安全度过,松下幸之助也赢得了员工们的一致称颂。
从松下幸之助的管理经验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管理经验让员工感到了家的温馨,增进了企业内部的相互信任,增加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感。
的确,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以诚信来判断、决定是否相处和交往,巧言令色、轻诺寡信,是难以取得他人信任的。信誉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相知的桥梁,信誉能够过滤自私和贪念,消除内心的忧痛,开阔狭窄的心胸,使亲情保持长久,友情变得纯真,爱情经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