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疯狂,我的玩具我做主

儿童也疯狂,我的玩具我做主

一旦孩子对某件东西产生了兴趣,不拿到手里是不会罢休的,他们不会考虑贵不贵,也不考虑其功能和性能,只坚持一点“我喜欢这个东西,我要拥有它。”

——儿童的购物表现出很强的执着性

作为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你是否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某件商品,即使哭闹也不离开?你是否了解在大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可能是孩子最感兴趣、最心爱的宝贝?

吴哲年4岁了,在幼儿园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深得老师的喜欢。前两天回到家里,小哲年对爸爸说一起玩的小明有个很好玩的玩具火车,他也想要一个。爸爸告诉哲年,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可以带一些去和小明换着玩火车。

小哲年确实有很多玩具放满了他的小柜子,于是爸爸不得不将其他玩具装进了三个大箱子里。但是每次去玩具城小哲年都会盯着一些新奇的玩具不走,而最后的结局就是爸爸给他买下来。

昨天小哲年又告诉爸爸琪琪有双很漂亮的旱冰鞋,很好玩,他也想要一双。

4岁的小哲年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都会告诉爸爸他也想要。这是基于儿童最基本的特点:缺乏人格的独立,没有主见,因此要密切保持和其他小朋友的一致性。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什么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时都会产生明显的羡慕感,而请求甚至要求家长买一模一样的给他。

因为儿童缺乏人格的独立,也没有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主见,所以当他们希望得到某件东西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强的执着性或顽固性。如果得不到的话,则会不管不顾地,在大人看来是不可妥协和不可改变的坚持。

我们经常会在商场里看到有些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大哭大闹,这时谁的意见他也听不进去,即使是平时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哄都不管用,而使家长感觉很难堪。对于孩子,他认为那个东西就是自己的全部,得不到的话,会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此时的父母,有的妥协、顺从于孩子的坚持,为孩子买下那件商品,即使非常不情愿;有的会强行抱走哭闹的孩子。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影响。父母的无原则妥协会造成孩子进一步执着于某件事情,更加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特征和主见,同时易于产生天下唯我独尊的思维习惯。而父母的强烈对抗则会使孩子产生父母背叛了自己的感受,而形成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此时的理智之举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关注其他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陷”于眼前的玩具。

和吴哲年同在一家幼儿园的女孩马晓灵则喜欢漂亮的玩偶娃娃,各种造型的芭比娃娃摆满了她的床,每天她都抱着一个娃娃睡觉。每次看见玩偶娃娃她都会爱不释手,和她们说话,给她们唱歌、讲故事,洗衣服,换裙子。

晓灵还喜欢收集各种漂亮图案的小本子,每次遇到漂亮的本子都会盯着看好久。她还经常去幼儿园旁边的文具超市看有没有新到的彩色本子。

一般来讲,男孩子更喜欢各种大型的玩具,如坦克、火车、汽车、刀枪等,而女孩子则更容易沉醉于各种色彩艳丽的玩具或者娃娃。从参与的游戏来讲,男孩和女孩也有差别,男孩更愿参与活动量大、刺激惊险的活动,而女孩则擅长灵巧、细致的室内活动。这在商品的选择上也有所体现。女孩子沉迷于各种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品,甚至玩偶娃娃成了马晓灵的家庭成员和心灵寄托,而男孩子则偏好各种能发挥力量和动手能力的玩具。

我们常见到的儿童用品的广告,比如儿童服装、儿童玩具、儿童药品等均采用儿童模特或者让儿童参与其中,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印象:其他孩子都在用这个东西,我也要有。因此,在需要同类产品的时候,孩子会第一个想起看过的广告产品,这正是商家希望看到的效果。

因为孩子缺少主见,没有对外界的分辨力,因此对商品的选择主要依靠于同龄孩子的榜样作用。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幼儿园的孩子攀比心理是最强的。

儿童购物的另一个特点是首先关注商品的外观是否新奇,看上去是否有趣、好玩,基本不会考虑它的功能,更不会考虑价格。此时父母需要有效地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购物欲和攀比心理。在日常沟通中,多给孩子灌输如何和其他孩子比较,要比谁更有礼貌,更勇敢,更善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的优点,更诚实等,而不是比哪个小朋友最漂亮、衣服最新、玩具最多等。

另外,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爱惜粮食、不乱花钱等习惯。引导、控制孩子的购物欲,而不是放纵、压制孩子。教会孩子识别人民币,形成价格差别意识,知道产品的价格有高低之分,从小培养他们节俭、不乱花钱的习惯。

当然,父母也不能代替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喜欢的和父母所选的不是同一件商品,那么在其他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请尊重孩子的选择,毕竟最终的使用者是孩子自己。试想,如果我们被强制购买了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会怎样呢?孩子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给他或她买了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也会和大人一样,因为不喜欢,而将它放在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