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幼儿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二、正确看待幼儿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刘太太的儿子小灿今年3岁了,刘太太发现,今年的小灿行为很古怪,事件有三:

刘太太一家晚上睡觉之前有喝酸奶的习惯,但就在前些天的一个晚上,小灿一反常态地说要自己去丢酸奶盒,刘太太也高兴,自然也跟着顺手把盒子扔了,但小灿认为这样做不行,非要刘太太把她的酸奶盒拿出来,然后他自己再扔了一遍,刘太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回答是:“如果这件事妈妈也参与了,那么就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了,必须由我来做才算是好的。”刘太太心想,原来孩子是有追求完美的心态。

还有一次,刘太太陪小灿画水彩画,当时,花朵的颜色——粉红色没了,刘太太便用玫红色来代替,但没想到小灿将画了一半的画撕了,然后很生气地说:“这种花明明是粉红色的,你怎么能随便用其他颜色来代替呢?”然后他就缠着刘太太下楼去买新的颜料。

自从小灿3岁以后,刘太天家里的很多生活规则都由小灿来制订了,比如,不允许家里的大人穿错鞋、穿错衣服、坐错位置,比如有时刘太太穿着小灿爸爸的拖鞋,总是被小灿要求更换,后来,刘太太明白,孩子是进入了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明白这些以后,她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了。

心理导读

其实,小灿的这种行为就是孩子进入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的表现,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世界有一种不变的程序和秩序存在,这就是幼儿最初的逻辑关系。所以就会经常出现一些这样的行为:

孩子突然喜欢打扮自己,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穿着,更注重自己的外表了;折纸课上,孩子对于一些有瑕疵的彩色纸很敏感,而且就是不愿意使用这样的纸;孩子好像突然喜欢上了家长的化妆品、高跟鞋……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这种特殊要求,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成长的又一秘密——从两岁左右开始,孩子进入了审美和完美的敏感期。

当孩子进入了这一阶段后,最先发生改变的是他们在饮食上的要求,比如,他们会选择最大的苹果、最圆的饼,薯条必须是不能被折断的等,如果你破坏了食物的完美性,他们就会不要了。

随着对吃的东西的要求,儿童就会发展对用的事物的要求上,儿童开始对自己使用的东西也有一个比较。比如说一张纸的四个角不能有一个是缺的,穿的衣服不能掉一颗扣子,一笔画下去,如果这一笔没有画到他所期望的,这个纸就不要了。这是儿童审美敏感期到来一个很重要的征兆,然而,父母如何引导这一时期的孩子成了他们头疼的问题。

专家建议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身为父母的我们要保护他这种苛求成为完美的人的特点,要支持他成为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作为儿童来说,他们开始追求完美,表明他们的世界开始走向深入和丰富,当他们开始在一些身外之物,比如吃的、穿的、用的上要求完美时,他们也会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对于女孩来说,她们这一时期更爱美,比如,她们开始对妈妈的化妆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还会拿起妈妈的口红来化妆,会偷偷地穿妈妈的高跟鞋等。等到过了4岁后,她们的审美意识将影响她一生的审美能力,慢慢地,她们也开始挑选环境,开始对品质、艺术作品进行挑选。从这个时候开始,儿童就能敏锐地感知环境和氛围的变化,挑选美好的环境生活、美好的艺术作品欣赏。

孩子5~6岁的时候,就会知道口红不能抹得满嘴唇都是,知道衣服的颜色要搭配等,这是儿童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在孩子审美能力逐渐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他们也越来越表现出对良好环境的喜欢。

总之,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审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他们会突然有很多要求。此时,做父母的很容易失去耐心,因为我们明白,绝对完美的事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细腻、追求完美的心,把孩子的要求当作关乎成长的一次机会,就能用心体察孩子的每一次不满,就能理解孩子,并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