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能量表达方式给自己加分

只要出镜就会有高收视率的主持人或艺人,每堂课都爆满的大学选修课的授课老师,人气旺且生意兴隆的店铺的老板……当这些人出场的时候,人们就像被一块具有超强磁性的吸铁石吸引着一样,聚拢在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谈话,享受他们带来的愉悦和轻松。令人们陶醉和神往的,正是他们卓越的充满正能量的表达方式。或积极风趣,或机智敏锐,或独特有个性,当有人以这样的方式说话时,往往会脱颖而出并大受欢迎。表达方式真的能赋予人如此大的魅力吗?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类活动需要像说话一样小心翼翼,因为没有一种活动比说话更频繁、更普通的了,甚至我们的成败输赢都取决于说的话。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曾经讲过几个小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故事一:打破茶壶的两种说法。有两个女孩,分别打碎了自己爸爸心爱的古董茶壶,她们的爸爸知道后,其中一个女孩并没有受到责骂,另一个则被爸爸严厉地训斥了。原来,两个人说话的方式并不一样,一个女孩在打碎茶壶后跟她的爸爸说:“爸爸,我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一直都很小心,可是刚才不知道怎么了,手一滑就把茶壶打破了。”听到这个消息,她的爸爸大吃一惊,很是心疼自己的宝贝茶壶,可他还是安慰女儿:“破了就破了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没被扎到吧?”而另一个女孩却直接跟自己的爸爸说,把他的茶壶打破了。她的爸爸急了,跳起来责问:“什么?”女孩接着说:“我从来都很小心的,而且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听到这话,她的爸爸反而更火大了:“你还强辩?”

故事二:60分的第一名。一天,一个小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跟妈妈说:“今天考试了。”他妈妈很自然地问了一句:“你考了多少分啊?”“60分。”“啪”,小孩子的话音刚落,就挨了妈妈一巴掌。小孩一边哭一边说:“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他妈妈很生气,说:“你得了吧,才考60分,你还有话说?”“啪”,又是一巴掌。考了第一名却挨了打,这个小孩真委屈,不过也怪他不会讲话,如果他换个次序,一进门先跟妈妈说:“今天考试了,题目好难哦,全班都不及格,除了一个人。”“谁啊?”“我。”“那你考了多少分啊?”“60分。”如果小孩子能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讲述这件事,他肯定不会挨妈妈的打,搞不好他妈妈还会想,自己的孩子拿了第一名呢,应该嘉奖一番。

故事三:老人家的忌讳。有一次,刘先生去探望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老先生很沮丧地对刘先生说,自己最近很忧郁。刘先生随口说:“哦,这是大脑里头出了问题。”老先生大吃一惊,好像天都要塌了。刘先生一看不妙,赶忙改口:“其实这是老年人常有的问题,由于负责传导的血清素比较少造成的,有治疗这方面的药物,服药就能改善的。”听了这样的解释,老先生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故事四:邻里之间是友是敌?有个在美国定居的人在自家后院盖了一间3米乘3.6米的工具房,准备放置剪草机、电锯之类的工具。他正盖着呢,邻居就隔着墙冲他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这个人立刻跑到建管部门去咨询,得到的答案是,自己搭建这类建筑,只要在3米乘3米之内都可以。他回家后立刻把那个工具房缩小到法定的尺寸,并且跟自己的朋友说:“我打算好好‘修理’一下我那个邻居,我要告诉他,我去问过了,我的建筑是合法的,你要告就尽管告。”朋友听了劝解道:“何必呢?邻居之间和睦相处远比仇恨相向好得多,这件事你换个方式去讲吧。”这个人接受了朋友的建议,有次专门去邻居家拜访,很客气地说:“我是特地来向您致谢的,幸亏您提醒我,要不然我多盖了两尺,真会因为违规吃罚单的。”结果,他跟邻居成了好朋友,还教他的邻居也盖了一间工具房。

上面这些小故事非常典型。因为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人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有的人则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相信没有人愿意听到坏消息,或是要马上投入到别人带来的棘手难题中,着手处理这种紧急危机。而有些时候,事情并非像我们所听到的那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引起了一些误解而已。能够看出,灵活巧妙的变通态度,往往能给事情的发展带来转机。如果你希望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你所传达的是富有正能量的消息,那你就要在表达方式上多加注意。

对于一些不擅长接话的人,往往容易在无意中批评他人,并且坚持强调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交流氛围不但无法引起共鸣,还会让现场气氛冷掉。面对这种情况,你也无须勉强自己去迎合别人,最好的回应就是,不批评对方的意见也不强调自己的意见,只着重讨论双方都认同的部分。比如,有人跟你说,“今天的电影真好看。”如果你并不认同,可以只评价自己认为真正好的部分来作为正面回应,你可以说,“我觉得男主角长得很帅。”而如果你轻蔑地说,“好看什么呀,编剧简直是脑残。”一句话不仅否定了电影,也否定了跟你讨论的人,必定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想要让交流保持积极顺畅,不让双方引起误解和冲突,选择怎样的表达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苹果员工的秘密培训手册》里为员工示范了如下表达方式,以消除与顾客之间的分歧。例如,顾客问:“我的计算机崩溃了吗?”员工手册:永远不要说“崩溃”这个词,而要说“不,它‘停止回应了’。”顾客问:“这个苹果软件出现漏洞了吗?”员工手册:软件只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或者“状况”。顾客问:“为什么我的苹果产品热得发烫?”员工手册:没有苹果产品会“发烫”,它们最多只是“变暖”。

在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时,沟通用语也应当尽量选择体现正面意思的词。比如,在工作过程中接到客户的电话,为了核实一些情况让客户在电话中等候,我们常用的说法是“很抱歉让您久等了”。可“抱歉久等”这几个字实际上在潜意识中强化了对方“久等”的感觉,比较正面的表达应该是“非常感谢您的耐心等待”。除此以外,还应该在交流中善于用“我”代替“你”,因为有些话如果以“你”作为主语,在对方听来就包含着指责的意味。比如,当你就某个问题为对方讲解了一遍之后,他理解成了另一个意思。这时如果你说,“你没有弄明白,这次听好了。”就远不如说,“也许我说得不够清楚,请允许我再解释一遍。”

此外,在交流中也要适当运用心理学,在接话时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也会使谈话变得更为积极轻松。比如,有些人对权力与价值的需求较强,面对他们时就可以适当放低姿态,多说“我很尊敬你”或者“这一切多亏有你的帮忙”;有些人注重归属感、成就感等情感体验,在与他们交流时,就要多照顾他的这方面需求,可以多说“跟你在一起真有趣”或者“能认识你真好”;还有些人则更看重自由的感觉,希望能够少受约束,在与他们相处时,就可以多说“一切交给你了”或者“照你的意思去做做看吧”。

积极正面的讲话态度就是这样,既照顾了别人的情绪,又不必勉强自己随声附和;即使有人讲了个不可笑的笑话,你也能从容不迫地化解;即使有人说出了糟糕的实情,你也能够巧妙地表示认同并且化解他的不安。

分享心得

女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聊,虽是闲聊,有些话题却格外常见而又敏感。遇到这类情况,说话就要注重技巧。有时要明知故问,比如,你的发型真好看,在哪家理发店做的?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随便打听,比如,你今年多大岁数了?你的工资是多少?如果闲聊中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你可以只是微笑地倾听,找机会把话题岔开;如果身旁的人都在附和,那你可以借故起身离开。如果要在背后议论人,也要坚持说别人的好话,真诚地夸赞别人的优点。做好这些细节的处理,有助于在朋友圈中传达你的正能量,赢得你的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