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地待人,满足他人被尊重的需求

平等地待人,满足他人被尊重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本能需要。其中,“尊重需求”是仅次于“自我实现需求”的高层次需求。他认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人的“尊重需求”是源自本性的需要,它包括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有实力、充满信心、独立自主的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人对社会地位和自身威信的渴望,以及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肯定。

平等是尊重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人的本性需求使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平等对待。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谁不懂得尊重别人,谁不平等地待人,谁就会被他人排斥,谁就无法很好地生活。

生活中,那些心智成熟的人绝不会挑战他人被尊重的需求,他们了解一个人对于“被尊重”、“被平等相待”的需求有多么强烈;他们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道理;他们将平等待人的理念付诸于与人交往的实践中,虽然他们待人偶尔也有那么一点“不平等”,但他们总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从而和谐地与人交往。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琴瑟合鸣一直备受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在他们和谐的生活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不和谐的小插曲:

一天晚上,皇宫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女王因为忙于接见王公贵族而冷落了她的丈夫。阿尔伯特非常生气,就悄悄地回卧室去了。过了一会儿,响起了敲门声,阿尔伯特非常冷静地问道:“谁?”敲门的人昂然答道:“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也没有一点动静。女王离开了,但是她走了几步就又回过头来,走到房间门口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女王。”

这次门依然紧闭。维多利亚也开始生气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还敲不开一扇门。于是她带着忿忿的心情走开了,可是刚走了几步,她冷静下来,想想还是回去了,又重新去敲门。阿尔伯特仍然冷冷地问:“谁?”女王委婉而温和地回答说:“你的妻子。”

这次,门开了。

就是这样,当不懂得平等待人,即使最亲密的人也无法忍受我们。可想而知,如果维多利亚女王心智再幼稚一点,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是一直用女王的身份压人,恐怕终有一天会失去心爱的丈夫。

平等对待他人才能换来他人的友好,才能让彼此的交往愉快,这就是心智成熟的人通过人生经历获得的社交真理。同时,平等待人也是一个人德行、胸怀的体现,当我们通过平等待人表现出高修养的时候,他人会不由自主地被我们所折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程师张伯伦曾讲述了这样一件关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事情。

那天,张伯伦带着一个机械师去给罗斯福总统送汽车。罗斯福总统一见张伯伦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并且非常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张伯伦见总统这样重视自己,因而更加敬佩对方,接着他向罗斯福介绍了身旁的机械师。机械师是一个非常腼腆、内向的人,在罗斯福试车的整个过程中,他都躲在角落里。但当他们向罗斯福告别的时候,罗斯福竟然叫出了机械师的名字,并与他握手致谢。

当时,这位机械师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他根本想不到,日理万机的总统会记住他这个仅被介绍过一次的无名小卒。一旁的张伯伦顿时对罗斯福更加敬佩。

富兰克林·罗斯福虽然身为日理万机的总统,但他却记住了机械师的名字,能够将张伯伦甚至更微小的机械师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来交往,这样的修养、德行让张伯伦与那位机械师敬佩不已,罗斯福凭此赢得了他们一生的尊敬与认可。

平等待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帮助我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如心理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人人都学会平等待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爱的人,没有不可信任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平等待人,做起来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那么,那些心智成熟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呢?

第一,对待他人要采取统一的原则。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要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与之交往。有的人对待无权无势、生活贫苦的人冷漠至极,对待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势的人却唯命是从,这只会让人瞧不起。

第二,平等对待他人和自己。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内涵,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无论对方拥有怎样的地位和权势,我们都不要卑躬屈膝、奴颜媚态,而要不卑不亢。

第三,要对事,不对人。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事情做得好,即使再卑微的人,我们也给予肯定;事情做得不好,即使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也要给予批评。

第四,不要强求别人。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充分地尊重对方的意愿,把对方放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也不强迫别人。

像那些心智成熟的人一样,表现出足够的心胸和修养,平等待人,我们才能与周围的人更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