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是智慧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犹太家庭的智慧教育中,特别强调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而不可作为他们成长的保姆或者钱柜。作为保姆,可能会让孩子过分依赖,从而缺少独立性;作为钱柜,只是给孩子经济的资助,这无异于纵容孩子,孩子很可能长大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的规则约束。犹太人相信,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当他们的指路明灯。他们相信《塔木德》上所说: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父母,必须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航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父母就是航灯一样的父母,尤其是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尤大。弗洛伊德生于1856年,父亲是有名的犹太羊毛商。弗洛伊德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在弗洛伊德出生时,父亲已经41岁了,母亲才21岁。
弗洛伊德的母亲对作为长子的他宠爱有加,他的父亲则对他非常严厉,甚至有时比较冷漠和粗暴。父亲会因为他的淘气而大发雷霆,甚至当着他的面说:“这孩子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可是弗洛伊德的母亲则不这样看,她总是包容他,替他开脱。
弗洛伊德的母亲总是鼓励他,让他去尝试,当弗洛伊德想要知道人是从哪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中去。”他不相信这件事。为了证明这件事,母亲在他面前用力搓动双手,接着她指着双手搓下来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当然可能观点是错误的,但重要的是这能够满足当时的小弗洛伊德的探索精神。
看到儿子喜欢歌德时,他的母亲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整天钻在一个人的作品中,于是她找了一本莎士比亚的著作送给他。就这样,莎士比亚成了他永远的崇拜对象。弗洛伊德称,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从莎士比亚开始的。
由于弗洛伊德痴心读书,读书需要较安静的环境,而他的弟弟妹妹们却天生淘气,没有片刻消停,这让弗洛伊德大为恼火,兄弟姐妹间常爆发冲突。为了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父母特意为弗洛伊德准备了一间小屋,里面堆满了弗洛伊德买来和借来的书籍,还有床、书架、书桌和几把椅子。当时还没有电灯,他的母亲特意在他的书屋里装了一盏油灯,让他能够专心读书。
以后甚至因为妹妹弹钢琴的声音搅扰了弗洛伊德的学习,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请求下把钢琴抬到了别的房间。就这样,弗洛伊德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1881年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考试,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母亲去接他时,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好样的,孩子!可是,你的事业才刚开始。”
弗洛伊德把母亲的话牢记在心上,从此开始了深入的医学和精神病学研究。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讲演,由他开创的“心理分析学说”在其晚年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心理分析运动”。
弗洛伊德的成长经历再次印证了犹太人智慧教育的本质,那就是要鼓励孩子,为其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发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