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前梳理讲话内容
我们都知道,演说中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做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在开口之前打个腹稿,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的确,人的记忆能力与反应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材料内容都记住,也不可能事先预测到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我们只有在开口前在头脑中梳理一遍讲话内容,尽量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
我们先看下面一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演讲:
这篇职业规划演讲中,小林从自我剖析、职业理解和行动力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有理有据,结构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在大多数情况下,讲话之前都有时间做准备。讲话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对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预先梳理一番,对于讲话过程中对方可能的回应有所预期并设想好应对方案。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说事先对讲话内容有所准备,对讲话可能引起的反应有所预测,则一不会出现临场心慌、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尴尬;二不会失去对话时控制场面的主动权,使对方的思维能被自己引导,从而达到让对方理解自己意图的目的。在讲话之前对要讲的内容打好腹稿,预先做一些遣词造句的工作,也可以让自己对要讲的内容应选择什么样的词句事先有所了解。
许多演讲大师在讲演之前,都会对语句的组织做一番精心准备,以便使自己的讲话更准确、更生动。语言,特别是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词汇特别丰富,语言与情境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如果不事先对自己要讲的内容在文字上做一些准备工作,那么在话语交锋的过程中,就很难保证自己选择的词句是恰当的、是适合当时情境的。语句选择的不当,轻则可能造成理解的误差和障碍,严重的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谈话无法继续。
实际上,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雄辩家,都有这样的本事,他们总是能做到让听众与自己产生共鸣,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能将听众的情感考虑在内,会谨慎选择讲话词语,他们明白自己的演讲是否成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听众来决定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打腹稿前,我们最好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考虑在内。毕竟,演讲是讲话者与听众面对面的一种交流和沟通。所谓交流和沟通,我们就不能对听众的感受和反应置之不理。因此,在打腹稿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演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以及应付各种意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