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耳忠言更利行
忠言不一定逆耳
逆耳的也不一定都是忠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很多年来人们用以启发一个人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来自方方面面批评、指责的一句话。单分析这句话本身,就发现有不少的问题。比如前半句,“良药”是否都苦口?凡苦口的,就一定是良药吗?这恐怕得两说。中医讲“辨证施治”,连感冒也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黄连一类苦口的药并不能包治百病。倘以此推之,忠言是否必须逆耳,逆耳的是否肯定就是忠言,也就不辩自明。此外,作为制造“忠言”的人,既然知道忠言有“逆耳”之弊,为何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呢?“利于行”的忠言,并不是必然得“逆耳”的,为何不使人高高兴兴地接受顺耳的忠言呢?
爱听好听的话,爱听顺耳的话,是人之常情。据有个叫卡耐基的西方人分析,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自己看别人,是如此;而别人看自己,又何尝不如此?所以,要使被批评的、被说服的对象接受忠言,就必须努力使忠言“顺耳”。批评,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这门学问和艺术中,包含着高超的技巧、手法。总不能冀望于人人都具备唐太宗似的宽广胸怀和容人之量吧!唐太宗之度量,史家均认为得益于不忘隋亡之教训。还有,李世民也并不是时时处处都总爱听逆耳之忠言的。有好几次,那个大着胆子,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谏臣魏徵,都因犯颜直谏而使千年难有的“明君”龙颜大怒而险些获罪,若非有诸如长孙皇后之类的“好人”替他老兄“擦屁股”、找台阶,他也许早就成刀下鬼了。所以,对“太宗之度”和“魏徵之直”在历史上这段千古佳话,也不要迷信太深。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应当记住,听“良言一句”,也许三冬都“暖”,而“恶语伤人”,六月也“寒”。那被批评者,或被说服者,家中并不总有长孙皇后似的贤妻,这既是古训,更是现实。
制造顺耳之忠言是一门艺术,要学会制造顺耳之忠言。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健康快乐地生话,对语言的表达方式,接受者的性格特征、胸怀宽窄,乃至于接受者的文化素质、理解接受能力,都应该有清晰的了解。同时,把握恰当的表达时机也很重要。技艺纯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是与人为善,与事业与国家为善,多动点心思,多作点准备,以期获取最好的结果,那也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后世有人讥讽魏徵是愚忠、愚直,甚至有人讥讽魏徵以犯颜直谏“彰君之恶”博取自己忠直之名,“若非遭遇明主”,必不得善终。这肯定是冤枉魏徵了。从史籍可见,魏徵为人确实忠直敢谏,且有知君之明,知道唐太宗需要的是什么,故其所为其实颇合“时尚”。至于后世倒确实有不昧时势、一味以直谏来赌生命和声名者,颇不足效法。
学会用顺耳忠言制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在一个组织、一个团体内部,要被周围的人了解、理解、接受并进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拥戴,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充自己的影响力、威信,应当注意:以顺耳忠言帮助上级和同事,求得事业的成功和发展;以顺耳忠言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不致被视为异端、另类和怪癖,减少工作中的阻力。无论是大而言之还是小而言之,无论是于国于民于己,以顺耳忠言待人处事,上可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求得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中可保持团队的和谐平安,下则可为自身规避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在如今务实求真的大环境下,做到这些并非难事,何乐而不为?何必定要如伍子胥一类,悬首吴门,而又于事无补?明事理、懂是非曲直的人,何必非要去效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