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有穷的
世上的事大多是有穷的
榜样有榜样的局限性
社会榜样不一定是某一个人的榜样
国人多保守,无论做什么事情,总喜欢要看得见摸得着才相信,才会照着去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向就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箴言。于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这些话,大多就在国人中成为口头禅。听多了,人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实,好榜样的力量不可能是无穷的。什么叫无穷?这里姑且不去钻字眼。就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榜样,都有它的特殊状况。其产生的环境、条件都只能是一时的,因而也就应当是有限的。英雄的力量只有在产生英雄的年代才能发挥重大作用,而到了和平年代,其“力量”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转化成新的推动力。造成认识这一问题的谬误的原因可能与中国人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有关,也可能与整体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有关。什么东西都喜欢见到货真价实的才敢相信,也才会相信。传说春秋时期的齐国,为了富国强兵,需要将流散在国外的人都吸引回来。于是,为鼓励这一行为国君便制定了一条法律,对凡从外国带回齐国人的人一律给予奖励。后来,有个人带回了人,却不要国君的奖励,还说了几句诸如这是我应该做的事的话,大令齐国国君感动,遂号召全国人民均向那老兄学习。结果,再由外国带回来的人却很少了。为何,因为多数人做不到。这就是因信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导致的结果。不仅未起到好的作用,反破坏了一条法律,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榜样也有好坏之分,坏榜样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学好人;跟端公,会跳神”,这些都是古人很早就懂得的道理。昔日孟母何以要“三迁”?就是要消除周围那几个顽皮小子对孟子的不良影响。而岳母刺字,后来为很多人仿效,又从反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多人在小孩的时候,让他学扮戏台上的坏人,大多一学即会,不仅仅是因为觉得有趣,而且是因为好学易学,因此,在主观上也就愿意学。所以,许多人长大成人后,让他学好榜样,他一生都不愿意,也学不会。因为学坏比学好所要花费的精力、所要付出的努力都要小得多。学好的,要一辈子,“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学坏的,则只需一阵子、一下子,眨眼工夫就成了。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无师自通”,可以“自学成材”。而且,这坏的事往往容易吸引人,而好的事则往往枯燥乏味,自然是坏好学,好难做了。
许多好的榜样往往都被弄得很极端,不好学。国人在树立榜样的时候,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把好榜样推向极端。如学习的榜样,往往是头悬梁,锥刺股;孝道的榜样,往往是挖肉为母亲煮汤;忠诚的榜样,则是为了国君的身体,愿去品尝国君拉出的屎,通过屎的味道辨别症候。而许多贞洁女的榜样,仔细想,几乎干脆就是反人性的。一个好的榜样必然是样样都好的,工作好、学习好、人品自然也是一等一,简直就是一个“完人”了。要使榜样的力量无穷,也不能将榜样弄得太虚假。中国历史上许多榜样的事迹,其实都是经不住推敲的。比如有个人为了让病重的母亲吃到新鲜的鱼,竟在寒冷的冬天用体温去烤化河上的冰。不仔细推敲,可以使人感动得流泪,但实际上,这不仅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人体的温度,即使是感冒发烧时,也不过四十摄氏度左右,而水结冰的度数是零度。倘若那小河是刚刚才结上冰,必定很薄,用手或脚等肢体一踹,再不用石块、铁锹一砸,也就解决了,何必用体温去烤?而倘若是因“非一日之寒”,已冻“三尺之冰”,那三四十摄氏度的体温又如何能将它烤化得了?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榜样?这是国人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太过夸张甚至虚假地树立一个榜样有时反而会起到反面的效果。有一个人本身确实是十分优秀的,他的一些事迹也确实值得人们好好地学习,但是把某些事迹拔高到了常人不可达到的地步,反而让大家觉得与自己遥不可及,也就不用学习了。而把这个人夸大成为一个“完人”之后,人们一旦发现他的缺点,便会对这个人的一切发生怀疑,而他真正的优点也会被人们所忽略。今天某些地方,不时推出些英雄,之所以只能热闹一阵子,很难找到第二个效仿的,恐怕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