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犹有余香

赠人玫瑰,犹有余香

印度有句古谚:“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虽说看似自己付出了,但是,我们却能收获一份难得的快乐。如果我们仅仅只知道收获,而不懂得付出,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快乐。即使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没有获得任何回报,但是,那份精神上的快乐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学会帮助他人吧,让自己获得非同一般的快乐。

哲学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得,有时候,我们失去了物质却换得了精神上的超额快乐;有时候,看似自己占了便宜,却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善不欲人知,为别人低调地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他们却收获了一种非比寻常的快乐。

在某印度研究所,一位教授教导学生:要学会布施。他总是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十分吝啬的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说“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大半天过去了,他还是“布”不出来,好像自己一讲出这两个字就会有所损失似的。但是,唯一让他感到纳闷的是,比他还要穷的人都生活得快乐幸福,但他却不知道幸福的滋味。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就想去教化这个吝啬的人,佛陀来到他住的城镇,开始宣扬“布施”。佛陀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会富有,比别人长得漂亮,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他上辈子的布施有关。那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话,心里很有感触,但是,自己就是布施不出去,他为此而感到懊恼。

于是,他跑去找佛陀,对佛陀说:“世尊啊!我很想布施,但是,就是做不到,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佛陀在地上抓了一把草,将草放在那个吝啬人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自己的左手,告诉他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手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草交给别人。”

可是,那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草给别人,他就呆住了,心里不舍得拿出去。他看了看自己的左手,赫然发现:“原来左手也是我自己的手。”他心里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把草交出去了,他明白了自己把草交给别人其实很简单。

佛陀笑着说:“现在你就把草交给别人吧。”那个吝啬的人将草真的交给了别人,在生活的不断实践中,他学会了将自己的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自己的房子也布施给了别人。当然,他的身心也获得了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幸福与快乐。

这位教授的故事讲完了,但是,他的布施还没有结束,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一个人无法给予另一个人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

马克·吐温曾说:“善良的、忠实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助人为乐者,他们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而爱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也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谁拥有了它并付出了它,谁就拥有了一个最美的世界。”

爱默生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其实,这里的帮助自己,很多时候是获得了心灵上的快乐。

如果你的快乐总量比正常人多一些,那是因为自己占有了别人曾经遗失的快乐;如果你的快乐总量少一些,那是因为自己的快乐曾经遗失了一些。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异常烦闷或懊恼,这时候,你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我们在生活中遗失了快乐呢?自己的内心是否变得吝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