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年老时欲传衣钵,命各弟子在墙上作偈。扫地的慧能小和尚趁别人不在,也在墙上题了四句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后大喜,就将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即后来的六祖。

一千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头再看这四句偈的时候,仍然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短短几句话,便将这世间人、世间事点得通透。在无数天花乱坠的解说和阐释背后,其句中意则始终只有一层,那便是“空”。

这世间最令人难以了却的,莫过于一个“情”字。

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来到五台山寻求解脱。

寺里高僧问他:“年轻人,你因为什么而烦恼?”

年轻人说:“我爱一位姑娘,她曾经也爱我,可她后来爱上了我的朋友。我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友谊。这让我十分烦恼,不知道如何解脱。”

高僧说:“爱是什么?友谊又是什么?你可曾遇到过爱?你可曾真的爱过?”

年轻人一时被问住了,答不上话。

高僧微笑着继续说:“年轻人,你既然不知道爱是什么,友谊又是什么,也不曾见过它,为什么说是为爱而烦恼呢?你若真爱姑娘,真爱你的朋友,就会宽恕他们的一切。你的烦恼,不在那位姑娘,也不在那个朋友,更不在看不见的爱和友谊上,而在你自己心里。”

年轻人赶紧问:“在我心里?那我是在为什么烦恼呢?”

高僧说:“为你心中的尘。”

年轻人急切地问:“那我要怎么将它拂去呢?”

高僧答:“心中本无尘,你怎么拂?”

年轻人不解地问:“大师,你一会儿说我心中有尘,一会儿又说无尘,我心中究竟有没有尘呢?我又该怎么消除烦恼呢?”

高僧答:“原本没有烦恼,可你觉得有烦恼,烦恼就会在你心里滋生,这烦恼就是尘。你觉得自己没有烦恼,烦恼自然就消逝了,心中也就无尘了。烦恼的起落,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世间万事万物也是如此,草叶间原没有花,如果花开时有人为之惊喜,那么花败时必然有人为之嗟叹。花开了又谢,对没有见到它的人来说,就是不存在。即使有人见过它,它的存在也不过是刹那的幻影。既是幻影,何必为之烦恼?念由心生。你只要记住把心扫空,然后让它起善念,烦恼就不消自除了。”

年轻人似有所悟,点了点头,下山去了。

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反复咀嚼着高僧说的话,“念由心生”四个字在耳畔久久回荡。年轻人开始回想自己对这姑娘最初的印象,她的美、她的好,犹如那花香,淡而不艳,有恰似无,萦绕在心间。这么想时,他的心情就愉快起来,姑娘仿佛从未远去,她的美好就一直留在他的心间。

他再想起好友往昔对自己的情谊,也不禁惭愧起来。好友和姑娘既是两情相悦,就应该是值得祝福的一对。两个美好的人结合在一起,自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自己之所以不高兴,是起了嫉妒心,起了贪欲,这都是自己的恶念在作祟。

想明白后,年轻人不再整日躲在家里嗟叹。他找到了姑娘和好友,真诚地为他们送上了祝福。姑娘和好友也十分高兴,与他和好如初了。

每个人最难解脱的,除了“情”,还有“欲”。“欲”字为一个“谷”,一个“欠”。谷物对人来说是缺不得的东西,一旦缺了,就会饥饿,从而引出想念、追求。欲有多种,如财欲、色欲、名欲、食欲、情欲,等等。饥饿让人产生食欲,精神的空虚让人产生财欲、情欲、名欲、色欲。一个人的肠胃尚有限,吃饱食欲就满足了。可精神之欲却很可怕,因为它永远都满足不了。

曾有个布衣,于山间劳作,自食其力。日间插秧种菜,偶然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夜晚点灯夜读,听妻儿说话,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一日,布衣在城里做生意的邻人给妻子买了一件好看的绸衣,布衣见了十分羡慕,决定挑着家里的余粮去城里卖了,也给自己的妻子买一件绸衣。

到了城里,布衣见街道上的人一个个身着绫罗绸缎,潇洒阔气,不禁大开眼界。他想: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我也一定要过上这样的生活。

数年中,布衣渐渐放弃了种粮种菜的生活,学着邻人做起了生意。由于布衣踏实肯干,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久就发家致富了。布衣家也拥有了一座豪宅,家中资产千万,顿顿都有美酒佳肴,人人都穿绫罗绸缎,真是好不富贵。

可是,好日子过了没几天,突然闯入一群强盗,把布衣家洗劫一空。几年辛苦创建的家业被毁于一旦,布衣心里十分凄苦。正当他愁苦之时,邻人告诉他:“做生意人是没有保障的。你要想生活富贵又稳定,不如去当官。那些盗贼,也只敢欺负老百姓,哪里听说过有盗贼洗劫当官的啊?”

布衣一听有理,于是借钱捐了个贡生,在城里当了一个小官。当小官自然不如当大官,当没有实权的官自然不如当有权的官,就这样,布衣想尽各种办法,一步一步往上爬。等他如愿以偿当上大官时,已经年过半百了。不过,他总算什么都有了:家中广厦千万,佳肴美酒无数,娇妻美妾成群。

可是,当大官似乎还有烦恼,就是不能自由自在。官场中暗流汹涌,布衣整天要看着皇帝的脸色行事,还要应对同僚的排挤,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一次,布衣陷入了各派纷争的旋涡,他站在左边不是,站在右边也不是,站在中间更不是,愁得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正发愁间,他在迷迷糊糊中看见一团白光从门外飘进来,渐渐显出一位白衣仙人,说:“布衣,你不是心中有烦恼吗?有烦恼且随我来,我带你去看看没有烦恼的极乐仙境。”

布衣应答一声,轻飘飘地从床上起来,随着那白衣人腾云驾雾,来到一处云山雾海的仙境。

布衣环顾四周,这里除了漫无边际的云海,别的什么都没有,大惊道:“这就是你说的极乐仙境吗?这里既没房子,也没鲜果、美酒,连一个做伴的人都没有,怎么会快乐和满足呢?”

那仙人道:“神仙本来就无身无形,不过是天地间的一股精气。它无所往,又无所不往,浩浩荡荡,飘飘忽忽,没有拘束,有什么烦恼?其实,每个凡人的灵魂也是精气凝成的,原本与神仙一样,没有烦恼。烦恼是因为受到了俗世间的各种束缚,钱财、名利、情色,每一样都是束缚。一个人对这些所求越多,所受的束缚就越大,烦恼就越重。那世间最可悲的人,就是那些把自己深深套在了俗物中的人。他们已经没有了灵魂,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你瞧!”

仙人说着,把布衣带到一座仙池边,指给他看凡间形形色色的人的生活:那凡间之人,有人为追求财富卖儿鬻女,挥霍尽钱财后孤老死去;有人浑身被锦绣绫罗包裹,心中却千疮百孔;有人年轻时风光无限,追捧者无数,年老色衰时身边却冷冷清清,常暗自对镜流泪;有人仗势欺人,失势时被人骑在胯下当猪狗牛马;有人贪财好色,花天酒地,却不得好死;有人身份至尊,享尽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却没有一个知心的家人或朋友。

一幕幕图景从布衣眼前飘过,忽然,眼前飘过一个熟悉的人影。定睛一瞧,原来是自己。他看见自己已经死了,正躺在棺材里迅速腐烂。他宠爱的妻妾们纷纷另嫁他人,旧人就成了新人,过得好不快活,早把他忘在九霄云外了。他那养尊处优惯了的儿子不久就把他的家产挥霍殆尽,如今衣衫褴褛,正可怜地蹲在一堵墙边乞讨呢。

布衣看着看着,心中无限悲伤,他问仙人:“难道我已经死了吗?难道我辛辛苦苦努力的结果竟然就是这样的吗?”

仙人哈哈大笑说:“你把自己视为那一个俗世的躯体,你就已经死了;如果你把自己视为天地间的精魂,你怎么会死呢?这池中照出的不过是种种幻象,你若能从这幻象中悟得大道理,你就会复活。要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了。”

布衣跪下来,连连磕头,只听神仙大喊一声:“仙本在你自己心中,你缘何求我!”说完一闪不见了。

布衣在大喊中惊醒,原来不过是一场梦。布衣觉得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梦,于是细细品味仙人之语,心中有所悟,遣散妾奴,携妻带子辞官还乡去了。

从此,布衣回到故里,重新过起了躬耕自资的生活。粗米淡菜、几间茅房,用心细细体味,竟然远比那佳肴、宫殿可爱、亲切许多。白天,他荷锄上山,累了就看看天,自己的心就像天上的云,飞得很远很远。这种舒适和惬意,这种自由与放松,他很久没有体会了,顿时,心中一阵释然。

布衣临终时,内心十分平静满足,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妻子和儿子,说自己要去见那仙人了,并希望他儿子牢记他的教诲,这样就可以永远快乐,没有烦恼。

心灵感悟

佛家认为,世间事,原本就是真真假假,如梦如幻。幻由空生,又归于空。人们追求的、在意的,即便得到了,最终也将转瞬即逝。

生为世间人,我们无法都像佛一样看空一切,求得永无烦恼的极乐世界,但如果明白了“空”的道理,至少可以放下一些烦恼,学会无为而为。烦恼无法了结,就不了了之;忧愁如果无法排遣,就不遣遣之。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