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萨修女——仁爱一生

特里萨修女——仁爱一生

特里萨修女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特里萨修女

出生年代:1910-1997

职称:美国和平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1979年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上,瑞典国王把五项诺贝尔奖金分别授予获奖者。而挪威议会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在奥斯陆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印度加尔各答特里萨修女,以表彰她对劳苦人所做的工作。特里萨获悉后说,她将“以穷人的名义”接受奖金,并把这19万美元的奖金用于她所献身的麻风病患者和贫民身上。

特里萨是1948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贫民区创建慈善会。这个慈善会,在印度50个城市和从纽约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世界许多城市,创办了学校、医院、青年中心和孤儿院。

特里萨修女成功的故事——善良、勇敢

“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特里萨修女

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享受。有很多的人会这样想,也有很多人这样做。然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无私的人,她就是特里萨修女。她不为自己的利益,自己也过着非常艰苦的日子,当她获得奖的时候,她也没有让自己好好的享受一下,她也把钱全部给了天下可怜的人。自己过着寡淡、清苦的生活,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特里萨修女,12岁时就萌生了做修女的愿望,18岁远赴印度受训成为修女,27岁终身誓愿并升任女修道院院长。自38岁起,她开始了在加尔各答贫民窟为赤贫者、濒死者、弃婴、麻疯病人服务的生涯。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穷人在价值的等级中至高无上。

加尔各答是印度贫穷人口聚集的城市。由于贫穷,弃婴之多,景象之惨,实在是人世间少有的。继兴办贫民学校之后,特里萨又和别的修女们一起,承担了收养那些骨瘦如柴、疾病缠身、先天残疾的弃婴的工作。

修女们不仅收养丢弃在修道院门口的婴孩,还抱回了其他地方所见的弃婴,有些穷人甚至还将自己养不起的孩子也送过来。弃婴收养的数目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购买药品、奶粉及粮食的经费就出现了经常的短缺。但奇怪的是,每当发生这种短缺的时候,必定会有人送来金钱、食品、药品、衣服等,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因为带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一颗对天主虔诚的心,特里萨在自己路上艰难而又幸福的跋涉着。办贫民学校、募捐;为那无家可归的孩子建立“儿童之家”;为那些流落街头的贫困者和垂死者建立“临终关怀院”……在离垃圾堆几米远的地方,一些穿着白色道袍的女人发现一副鬼一般的骨架,那几乎是一副嶙峋的、被纸一般的人皮裹着的骷髅,他还有一丝气息残存,但蛆虫已经开始侵蚀他的肌肤。白袍女人把老人们搬进一间盖了荫蓬的大堂,喂他进食,清洁他凄凉的、黏满便溺的身体。一位年老的女人正从他的伤口里拨去蛆虫。

“你怎么能够忍受我的臭味?”那衰弱得要死的人轻轻地喘道。因为面前这个女人的行为使他目瞪口呆。

“比起你身上的痛苦,这根本算不了什么。”照顾他的女士回答。

其中有一位老人,在临死前拉着特里萨修女的手低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这是特里萨和她的修女们的一个很平常的镜头而已。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你都找不到特里萨修女在这项工作上所显示出的那种精神——种对那些身处苦难频临死亡的人的无条件尊重。这是一种对西方中产阶级价值原则强有力的针砭和置疑。宗教行为在特里萨修女的眼里是一片神奇与圣洁的土壤,她用来培植爱心,给每一个需要爱与关怀的人。

她这样平平淡淡的把自己的一身度过了,我们可以从她的平淡中看出不平淡的一面,那就是善良、勇敢。她所做的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她在世界历史上永远是灿烂的。

世界上有特里萨修女这样平待博爱的人,把自己的爱和温暖撒到那些阳光无暇顾及的地方和人身上。让那些被污辱被歧视的人,还有那些即将去天国的人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和荣誉。

教育启迪

法国画家卢梭说: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一颗善良勇敢的心是你成功的基石。也就像哈伯说的一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我们可以想一下,有多少成功人士,都是拥有一颗善良而又勇敢的心。其实我们活着就想让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到,让自己过的充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