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

原谅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爱人、曾经肝胆相照的朋友、共事的同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选择宽容他,还是悄悄诀别,或报复对方?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当人们被人欺骗或者伤害的时候,似乎后两者更符合人们的心理。但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难道真的能发泄内心的不快?“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这样做,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你自己也会为之付出沉重的心理代价:寝食难安,放不下那所谓的仇恨。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放过自己的内心呢?如果你能表现出自己大度能容的大家风范,即使受到了“切肤之痛”,依然能慷慨地宽容对方,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就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对方也会被你的人格力量所折服,重修旧好的友谊对于彼此来说,也显得弥足珍贵。

的确,人世间万般仇恨,皆源于仇恨者本身,能引导其脱离仇恨的明灯,也唯有那颗始终不忘自我救赎的心。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原谅是一种溶剂,一种相互理解的润滑油。原谅像一把伞,它会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有时候,原谅对方,其实也是救赎自己。

当然,你在心里是否原谅别人的错误,对于对方来说并没有多少影响,而对于你来说,则不同。如果你不原谅,选择继续怨恨、纠缠等,那么,痛苦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内心解脱,那么,你就应该选择原谅。实质上,这也只是个心理转换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的心灵从别人带给你的伤害和不快中解脱出来。

当然,要做到豁达包容,也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的深刻。同是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张若虚会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会叹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乡愁。你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责怪张若虚是无病呻吟?你能不屑太白的乡情?恐怕都不能。同样,对于他人的过错,在我们看来,可能令人无法原谅,但如果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可能你会发现,原来也是情有可原。

第二,自己的注意力从别人的错误身上转移,而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其实,我们自己都清楚,我们无法原谅别人,只会对我们自身产生影响,我们会变得愤懑、痛苦,而对方却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我们懂得爱惜自己,那么,就要懂得原谅,生气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是否原谅,表面上看是个包容和胸襟的问题,其实,它是一个懂不懂得自爱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高速运转的社会当中,我们必定会受到别人的很多欺负、伤害、冤枉,但我们千万不要伤害自己。

从另外一方来说,对于犯过错、已经悔过自新的人,如果我们不懂得宽容他们,而是继续以一种另类的责备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贴上“罪人”的名片,全盘否认别人的同时,你得到了什么?选择原谅,情况会循一条神奇的轨迹转变。当我们改变了,别人也会跟着变。我们改变待人的态度,别人也会调整他们的行为。在我们修订对事物观点的同时,别人也会随着我们的新期望做出反应。

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是对犯错误的人的救赎,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升华。不要总是想着对方如何得罪了你,给你造成了多少的损失,想想对方是不是值得要你去如此发火。他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平日待你如何?给对方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对于一些人,原谅,远远要比惩罚来得有效。也许对方只是一时的失误,也许只是一闪而过的歪念,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宽恕他人就是救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