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的非正常交往,引导儿童远离恶友

注意孩子的非正常交往,引导儿童远离恶友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从孩童时代开始就渴望结交朋友,就渴望有自己的玩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交什么朋友,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会对他的一生形成影响,不但影响着自己的言行、穿着打扮、处世方式、兴趣趣味,还影响着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以及对自我的认识。

但我们父母要明白,交友是应该有选择的,而且要从善而择。和好人交朋友,孩子自身才能提高、完善。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长期与一个人在一起,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孩子如果与恶友结交,也对其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此,我们都要注意孩子的非正常交往。

王太太发现自己的儿子童童最近有点不高兴,经过问询后才得知,原来童童最好的朋友小立最近有了新朋友,便不理童童了,王太太心想,怪不得这孩子最近也不来家里“蹭饭”了,也不和儿子一起玩游戏、打球了。

一次交谈的过程中,小立告诉王太太,他认识的这帮哥们儿人都很好,经常请自己吃饭,还带自己去玩,王太太心里便有点担忧,怕小立交了不良朋友。

果然,不到半个月,小立就跑来对童童说:“原来他们并不是什么好人,那天,他们说要带我去玩,我们去了台球室,我亲眼看见他们勒索别人,后来,他们还让我抽烟喝酒,我还小呢,抽烟喝酒伤身体。我现在怎么办,他们肯定还会再来找我的。”

王太太对小立说:“别担心,以后回家的路上就和童童还有其他同学一起,人多,他们不敢怎么样。另外,小立,阿姨要告诉你,你这种交朋友的原则是不对的,这些社会不良青年就是要对你们这些单纯的青少年下手,他们往往用的就是同一种伎俩,朋友贵在交心,而不是物质上的,你明白吗?真正的朋友是帮助你成长成才的。”

听完王太太的话,童童和小立似乎都不太明白,于是,针对择友标准,王太太又为孩子们好好上了一课。

当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何为正确的择友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

1.鼓励儿童拓宽自己的交友面

我们要多鼓励孩子通过广交朋友来完善自己,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接纳不同类型的朋友,多层次、全方位的朋友无疑对儿童的发展是有益的,当然,还应鼓励孩子把那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小人”排除在外。

另外,我们要培养儿童要有广阔的胸怀,因为只有心胸开阔的孩子才能包容朋友的过错。你也可以告诉他:如果你能有一两个敢于直陈己过、当面批评自己过失的诤友,那就是真正的朋友。

2.告诉儿童什么是益友

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而论。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所以择友上也有不同的标准。不过,择友是有一些规则的。古人云:“择友如择师。”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喜欢找各方面或某一两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以强者、优秀者为自己平时行为举止的榜样,比如,有的儿童指责同伴中的一个“喜欢当官的,尽跟班干部在一起”。其实这个孩子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他的一种交友之道,无可厚非,同时,这也是出于一种使自己迅速强大起来、建立理想自我的愿望。况且,在同龄人中,见多识广、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视,更容易交到朋友。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见到别人的长处,应该学,见到别人的短处,应该戒。不可盲目自满和自卑,只要自己肯学习,肯修正自身的不足,将来一定会有作为。

3.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教会其谨慎交友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否能交到益友,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父母要教会儿童谨慎交友。你应该告诉他:

在还未了解对方基本品质之前,仅凭一时的谈得来和相互欣赏就急急忙忙贸然地把自己的信任与情感全盘托出,是容易为以后不良关系的展开埋下伏笔的。

我们在平时就要教育孩子要注意,朋友要广,但不能滥交,要恪守“日久见人心”的古训,通过与对方多次交往与活动,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谈与举止,就可以洞悉对方的个性、爱好、品质,觉察他的情绪变化,从而判断他是否值得深交。

4.告诫儿童要与不良朋友划清界限

孔子曰:“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孩子交上好的朋友,应该是有利于自己学习进步和个人身心全面发展,一生受益无穷。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处在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年龄,父母不应该阻拦孩子交友,但也应该告诉他谨慎交友这个道理。要鼓励他交有道德、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做朋友,要交遵纪守法、正直、善良的人做朋友,要交学习认真、兴趣广泛的人做朋友,而对于那些不良朋友,一定要划清界限,要知道,有些人受周围不良朋友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滋长,追求奢侈的生活作风,放纵自己,不仅荒废学业,还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