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有“距”,亲密有“间”

与人有“距”,亲密有“间”

生活中,不知你是否曾留意过:原本两个关系很好的人,以前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竟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甚至反目成仇。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他们太过亲近了!

的确,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这是一个美学命题,用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一定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虽说有很多的相容性,但必定也是两个单独的个体,是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的,如交往双方连一点点个人空间都没有的话,那时间久了必会生厌,所以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距离。所以中国民间素有“小别胜新婚”这一说法,夫妇双方在小别以后有一种迫切渴望重逢的雀跃,当然,这种距离也是有个限度的。

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认为朋友间就应该亲密无间,直到有一天,当和自己形影不离的哥们儿突然远离自己时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友谊让对方窒息了;也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和上司的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就和上司哥们儿相称,不注意说话的语气等问题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与人交往,如果双方之间太了解,太过接近,就会没有一点新鲜感,没有一点隐私。而保持一定距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

小米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姑娘,在办公室和谁都能聊得开,因此,才来公司几个月的她,就已经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但和很多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一样,她也有个缺点——喜欢聊些八卦问题。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她就喜欢挖别人的隐私,因此,有朋友说她可以去狗仔队了。刚参加工作的她倒还没显示出这一缺点,因此,某些同事还对她掏心窝子似的说话。

小米所在部门的经理赛琳娜是个三十岁的女强人,却还没对象。对于公司这个新来的勤快小姑娘,赛琳娜从刚开始就很有好感,有时中午吃饭也邀她一起。在一起吃饭,自然也免不了聊天。小米很骄傲地谈到自己的男朋友,谈完以后,就顺便问赛琳娜:“经理,我看您平时工作那么努力,可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女人一到三十岁,不注意保养,可是很容易老的。”听到小米这么说,赛琳娜的脸色马上变了,这不是在说自己老吗?但她也没说什么。可小米一点也不知趣,还继续说:“我觉得,您真该找个男朋友,女人再强,还是要嫁人的呀,不然真的成剩女了。”正说着,赛琳娜的电话响了,赛琳娜马上对小米使了个眼色,就离席去接电话了。小米清楚地看到赛琳娜的电话显示是董事长。既然是董事长,赛琳娜为什么要避开自己呢?小米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她准备直接问赛琳娜。

当赛琳娜回来后,她问:“刚刚是您男朋友打的电话?”赛琳娜没想到小米会直接这么问,就遮遮掩掩地回答:“没有,一个普通朋友。”看到赛琳娜的态度,小米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于是,自打这件事之后,小米一有时间就去找赛琳娜问这件事,后来,赛琳娜一看到小米就躲开,她心想:这个小姑娘怎么这么讨厌!还是找个机会让她走人吧,不然,她迟早会把自己与董事长之间的关系抖出来。

果然,一个星期后,赛琳娜不动声色地宣布:“我是来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的:刚才总经理开会时说我们要在两个月内裁员两名,我一直在想,我们大家都挺努力的,裁谁好呢?我看就裁那些一天无所事事的吧,毕竟,公司不能拿闲钱去养那些没有能力、只会磨嘴皮子的人呢!”小米发现大家的目光竟然都一起对准了她,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很快,小米就被辞退了,她悔不当初。八卦别人,吃亏的还是自己。

我们发现,故事中的小米犯的最大的错误在于,她自以为自己和上司赛琳娜关系不错,就口无遮拦,连上司的隐私也探寻,让上司觉得很尴尬,最终只能炒了她的鱿鱼。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距离的。那么,什么是保持距离呢?该怎样保持距离呢?什么样的距离才是最佳距离呢?可能很多年轻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所谓的“保持距离”,说到底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不要让对方觉得没有了私人空间,当然,这种距离,不仅是形体距离,还包括心理距离。最好的处理效果是要达到形体疏远而心灵愈加贴近。因为“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伤害。

注意“度”的把握。与人相处,如果距离过大,很容易使朋友间的友情变淡。尤其是在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都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奔波,紧张的工作之余,如果几个朋友一起聚聚,则能加深感情,但要是彼此都不抽出时间来,即使关系再好的朋友,友情也会逐渐变淡,甚至变成仅仅是熟人而已。所以,为了保存你们之间的友情,为了让你的人生不再孤寂,请遵循这一原则——好朋友也要适度保持距离。

总之,我们要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太远,不便于双方之间进行了解,感情容易疏远,而太近,难免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度,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这样才能做到相互了解又相敬如宾,也就是亲密有“间”,那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