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心理断乳”

如何帮助孩子“心理断乳”

现代社会,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七八岁了,还不肯自己吃饭、什么事都向父母求助,真的让人操碎了心。其实,这是孩子任性固执、追求享受、独立性差的表现,也就是儿童心理学上常常提到的还没有“心理断乳”。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是如此,那么,你最好先看看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有这样一些教育习惯:

(1)早上快要迟到了,可孩子还是慢吞吞的,受不了了,赶快帮他穿衣穿鞋。

(2)看他吃饭慢吞吞的,天又冷,算了,喂他吧。

(3)孩子说要自己洗澡,就怕他洗不干净,大了再说吧,还是我帮他洗。

(4)自己生病了,本来让孩子泡个面不难,可营养不够啊,还是坚持给孩子做饭吧。

(5)上学的书包可真重,现在是长高的时候,帮孩子拿不为过吧。

(6)画画后桌面一片狼藉,可睡觉的时间又到了,算了,我来收拾吧。

(7)要出去旅行了,小家伙怎么懂收拾行李嘛,肯定是我来帮忙的。

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家长担任了孩子的保护伞,可家长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自立能力,将来在面对、解决困难时,会表现出其缺乏自信和独立性的一面,更别说独当一面了。因此。家长必须引起重视,要帮助孩子“心理断乳”,逐步让孩子学会独立,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意义深远。

具体来说,我们父母要记住以下教育原则:

1.学会放手

帮助孩子“心理断乳”,首先父母自己要认识到孩子必须要有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只有父母先认识到,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知道,哪怕现在我们什么都为孩子操心,但早晚孩子要过自己的生活,家长不能在他幼儿时剥夺他独立生活的意识。只有这样,孩子以后才能走得好、走得让家长放心。

自从我们的孩子开始学习如何走路时,他就必须要独立踏上人生的旅途。对父母来说,则要做到,孩子能自己走,哪怕走得歪歪扭扭,会摔跤,也要让他自己走。

2.不要扼杀孩子的自理萌芽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的欲望与萌芽,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如1岁多时爱甩开大人自己走路,自己去抓饭来吃,自己穿鞋子等,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通过自己双手的触摸来探索。当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家长要鼓励,用笑脸来鼓励孩子去做。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少孩子对家长都有很大的依赖性,如何让孩子克服这种依赖性呢?

(1)家长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为孩子制订一些自理计划,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好或者不尽如意的话,家长不可浮躁,也不可胡乱批评和打骂孩子,否则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2)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别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另外,我们还应让孩子学习一些应急处理办法。

(3)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某件事时,家长不要立即协助,而应尽量引导和鼓励他,帮助他找到困难的地方,并从一旁协助其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不回避挫折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人到了逆境中,学习到的东西要比顺境中多很多,孩子缺乏逆境经历,也就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将来,他会为此付出更大更多的代价。

要培养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必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就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小的时候受到一点挫折,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明天就会独立成长。孩子总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走进竞争的社会。家长放手越早,孩子成熟越早。早些让孩子自理,孩子的责任感会增强,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也就逐渐能自立了。

5.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经常见到:孩子在穿衣服或鞋子,穿了半天没穿好,妈妈冲到他面前,边数落边快手地帮孩子把鞋穿上。孩子动作都是慢的,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崭新的,我们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则不是,都要去学,反复练习才能做到。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比如,父母很赶时间,但孩子还在那磨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总结经验,把出门的时间提前一点,比如打算9点出门,就从8点10分或8点钟就准备。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给孩子自己穿鞋穿衣了。可以给奖励的东西,但不能是物质的,最好是口头上的奖励,比如摸摸他的头、冲他笑一下,或者给他一个大拇指,这样就够了。孩子从家长的表情、动作就可感知你的鼓励。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大人是,更不要说小孩了,关键看惰性来了时怎么去引导。

总的来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多动手,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的习惯和自立的能力,日常生活中,不要总是为孩子包办一切,纵容孩子的懒惰,凡事爱代孩子动手的习惯妨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及锻炼,更是剥夺孩子学会独立自理的机会。家长鼓励孩子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孩子做时家长要有耐心,要容许孩子犯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独立、自理能力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