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比较,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不去比较,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科南特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宝,对哈佛大学来说,重要的不是出了7位总统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让进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可能就是那一颗等待发现的金子。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却为“比较心”所拖累。他们处处与人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将自己禁锢在一个小角落,不能大展拳脚,最终难成大事。事实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命运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是不容置疑的。为什么不尝试着做自己呢?“比较心”只会给我们带来失落、沮丧、嫉妒,更严重的是,比较之后,自己会变得胆小、不自信,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还会变得自暴自弃。

每个人都梦想着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事实上,我们真的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禁锢自己,只有你自己。如果你自己总是怀着“比较心”,时时怀疑自己,那么,你的能力永远没有办法施展出来。如果你总是习惯与别人比较,胆小怕事,不敢相信自己,逐渐忽略自己、迷失自己,或许,未来的你将会一事无成,而且,有可能你的余生将在烦恼和抱怨中度过。

一位学者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他想考验和点化一下自己那位看起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满满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直到目前我还没有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出一位,好吗?”助手坚定地回答说:“好的,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于是,这位助手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来为老师寻找继承人,然而,每次他领来的人都被学者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已经病入膏肓的学者挣扎着坐起来,拍着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半年之后,眼看学者就要告别人世,但最优秀的人还是没有找到,助手十分惭愧,泪流满面地对老师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学者叹息着说道:“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太胆怯了,不敢相信自己,总是与他人相比较,才把自己给忽略、耽误、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挖掘和重用自己……”话还没有说完,学者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而那位助手一辈子都活在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因为他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有的人明明颇有才华,但因为内心的胆怯,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他们缺乏对自己应有的自信,而他们认为找回自信的途径就是不断地与他人比较,殊不知,越比较就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像在给自己作茧子一样,自己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让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

约翰上中学的时候,成绩中等,但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与同学比较成绩。结果,本来成绩还可以的他,在经过一番“比较”之后越来越差。最后,老师只好对他说:“你已经无可救药了。”身边的同学也看不起他,约翰感到十分沮丧,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有一天,老师在班里兴奋地宣布,将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到班上做实验。约翰心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不过,约翰从同学那里了解到,这位学者是研究人才心理学的,据说他有一台神奇的仪器,能预测出谁未来会获得成功。约翰有点生气,心想:这和我更没有关系,我成绩这么差,班里成绩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想着,约翰干脆出门玩去了。

在同学们殷切的期盼中,著名学者终于来了,老师神秘地点了5个同学的名字,其中包括约翰。约翰感到十分紧张:难道自己又要受批评?来到了办公室,那位著名的学者讲话了:“孩子们,我仔细研究你们的档案和家庭以及现在的学习情况,我认为你们5个人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约翰感到一阵眩晕,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看着在场人的表情,约翰知道这是真的。原来自己并不是最差的,自己与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是一样的,约翰的成绩很快就上来了,再也没有人说他是无可救药了。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约翰常常与那些所谓的尖子生比较,结果,越比较越泄气,内心的怨气让他开始“破罐子破摔”,他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划入“失败者”这一行列,而这样的结论正是在长期的比较中得出来的。

比较的根源是内心胆怯、不自信,因为不自信、缺乏勇气,所以才想通过比较来找回自信和勇气。可是,大多数人在比较中不仅没能找回自信,反而变得更自卑、更胆小。其实,在比较的过程中,热衷于玩比较游戏的人最累,他总是在焦虑着、担心着,到最后绝望着、无奈着。事实上,只要你做好自己,抛去心中的比较思想,你一样可以成为别人嫉妒、羡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