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会带来好运气
林一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做事果断有头脑,对员工也决不苛刻,奖励上也算慷慨。但他在公司经常遭遇尴尬。下面是他自己的一段叙述:
“前些天我出差回来后直接去了公司。发现办公室喜气洋洋,员工有说有笑,手里的话也没有停下来,但他们一看到我,立刻换了表情,屋里变得鸦雀无声。
“我当时感觉特尴尬。其实我并不介意员工在工作时间随便聊几句,工作效率不是硬压出来的,轻松愉快更出活儿。但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我每天尽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并不直接看到他们,但是只要我一坐到座位,员工那边就像得了什么感应,马上变得死气沉沉。
“我感觉自己挺失败的,开会发言总得我一个个点名,并且我都怀疑他们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于是,我就把大会变成开小会,桌上摆水果,就像茶话会的样子,但是大家还是一个样。除了几个老员工说说,其他人还是低头不语,很拘谨。
“眼看着一个个鲜活的新人一进公司就变得谨小慎微,我比他们还纳闷儿。
“后来,我找了几个老员工了解了一下情况:他们都说因为我总不笑,拉着脸,大家都以为我对同事们不满意,所以一见到就心里打鼓。我性格内向,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可能不太会笑,倒不是故意摆张“臭脸”。其实我老早就知道员工对我的“不笑”,意见很大,却不知道到了这种程度。”
身在职场,“拧巴”的五官搭配对于周围的同事及伙伴来说,可能正在构成一种“表情暴力”侵犯。林一的情况就是如此。情绪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的,老板总是不笑,就会给员工传递一种消极、压抑或焦虑情绪,自然员工会感到压力与困扰。
看来,笑容的作用真不可小觑。其实,不只是职场,人和人在任何场合的接触都是如此。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很好的沟通媒介,可以为你带来机会和财富。例如,在一家商场里,同样的几个店面,货物的摆放和种类几乎一样,就连售货员的年龄、装扮也相差无几,但是比较几天的营业额后发现,以微笑相迎的店员所在的店面成交额要高出其他店面很多。
希尔顿在创业初期,投资了几千美元开了第一家旅馆。希尔顿的母亲告诫他:“你应该学会把握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微笑。有微笑的服务才是最能为你创造价值的。”因此,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永远对顾客保持微笑。后来希尔顿还将酒店的口号改为:“今天你微笑了吗?”而他自己也是不管走到哪里,脸上都保持着微笑。也许,正是因此,就是在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希尔顿的旅馆也照常经营。
我们也常在电视新闻上见一个国家的首领同另一个国家的首领会谈,大家几乎都是带着得体的微笑,是否有板着脸的呢?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恐怕是要讨论战争问题了。
当年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时,双方脸上都带着微笑,为什么笑呢?谈判桌上如同战场,尽管内心喜悦倒不一定没有,但是主要还是为了拉近距离吧。距离近了,话就好说些。
真的,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笑容永远让人难以拒绝。在笑容中,微笑又是最常见的。世界各民族普遍认同微笑是基本笑容或常规表情。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微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表现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人才会产生吸引别人的魅力。
表现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
表现真诚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表现乐业敬业。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如在服务岗位,微笑更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服务对象倍感愉快和温暖。
真正的微笑应发自内心,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包装或矫饰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被视作“参与社交的通行证”。
第八节 别让判断力拦截我们的智商
我们都知道那个笑话:
一对父子在集市中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途中,有人见到后说,瞧,还有这种人,有驴子不骑,却要走路。父亲听了,便让儿子骑着驴走。走了一会,又引来了别人的议论,他们指责儿子不懂孝顺,自己骑驴却让父亲走路。儿子赶紧下来,父亲骑上了驴。继续往前走,又有人指手画脚,说父亲不疼儿子;这下两个人犯了难,想了半天,父子两个都骑到了驴身上。刚走不远,又听见旁人议论:说两人不懂得爱护驴,想把驴累死。两个人又都赶快下来。这时,父子两人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干脆,便抬起驴走路了。
故事固然让人觉得好笑,但笑过之后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有犹豫、不知所措、拿不定注意、不知该听谁言的时候呢?这其实很正常,再果断的人都难免在一些事情上犹豫不决。但如果凡事都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就会失去自我,变成人群中的平庸之辈。
小张毕业后进入机关工作,听人说在机关与领导的关系很重要,凡事要多向领导汇报请示,便记在心上。
办公室门锁坏了,领导让小张买个新的换上。小张跑到五金店,选好东西,刚要付钱,一想不对,还没跟领导汇报呢。于是他跑回去,向领导汇报了门锁的种类及价格,请示买哪一种好。
听小张说完,领导微笑道:“你自己决定就行了。”边说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张心花怒放,看来“凡事多请示”说得没错!
又一次,打印纸用完了,领导让小张去买。依上次的经验,小张先把打印纸的品种、价格摸了个底清,还打印出来,拿给领导作了详细汇报。领导很高兴,还夸小张办事细心。
以后,无论大事小事,小张都先向领导汇报请示。在他看来,这样既不会出错,又能增进同领导的关系,真是一举两得。
后来,因为人事调整,科里空出一个副科长的位置,小张和同时进单位的小李都有希望。不过小张很有信心,他想,就凭自己和领导的关系,绝对比只会闷头做事、不知道请示汇报的小李强!
这天,小张又有事汇报,却在门口听到领导与人事科长的谈话:“这个副科长还是叫小李干吧,小张太没主见,什么事就知道请示汇报……”
小张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以领导的意见为中心而渐渐失去自我,忘记了培养自我的判断力。
做人做事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主见之人做什么事总是考虑别人的意见多过自己的想法,常给人以优柔寡断之感;缺乏主见还常被与不敢承担责任联系在一起,很难被委以大任。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个人独立和成熟的体现;有主见,才能突出个人特色,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
其实,是否有主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判断力,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关。要想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就要提高判断力。康德说,判断力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只能锻炼却没法教授。既然无法教授,那你该怎样锻炼判断力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先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会没有主见。
没有主见一般有这样几个原因:比较软弱,不够自信就容易受别人干扰;如果不愿思考问题,总爱依赖他人,当然也就无个人见解;过于追求完美,担忧这担忧那,就会想听到旁人的意见,可意见太多,就会丧失自己的判断力;还有可能是你的经验不够,怕做出错误的判断。
要做一个有主见,有判断力的人,需要针对上面的原因,要各个击破。
首先,要学着自信。自信是一种态度,一种内心修为。你要不断地“查看”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给自己确定处理事情的原则: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别人发表意见时,自己也要说出主张。这样做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有主见的。
还应该多思考。主见是一个人思考的结果,无思考的过程,就不会提出个人观点。你也要学着抓事物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时不能总想面面俱到,找到主要矛盾,先解决它,其他事情就容易处理了。
要想判断准确,需要能理解事物的原理或本质;当然,也可以凭丰富的经验来判断。因此还应该在两方面下功夫——多经历、多学习。
有些人聪明老练,但有时也会判断力失灵,迟迟拿不出主张。这时很可能是因为他一直在关注同一个层面,走不出惯性。所以有时你也得拉高层面来看问题,只有看得较高、较远,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更快得出结论。
抛出硬币,正反的机会各半,倘若你只是为判断正反面,而苦苦思索,想破脑袋也未必有定论,但这却是大多数人日常烦恼的主要来源。其实很多的选择,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方式而已,无所谓对错,也无法验证,其间更充满了不可预见性。你所做出的任何一种选择,在不远的将来,都将再次遇到新的选择。所以,很多时候“随便选一个”是真谛所在。
当然提倡有主见,并不是说要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错了也不接受批评。而是在于坚持真理,坚持自我。而弄清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是否正确,同样需要判断力的参与。
第九节 自控力会为你除掉心中的藤蔓
自控力,是指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的情感,欲望、冲动施加的正确控制。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付诸行动的能力,或将自己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有效制止。
一个人的自控力如何会常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成就的个人的现状。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房间里集中起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告诉他们,自己要出去一会儿,现在有一些他们爱吃的糖果,假如现在吃,每人只能得到一颗;如果等他办完事回来再吃,可得到10颗。结果,心理学家关上门后,孩子们的反应各不一样。有的孩子急切地拿起一颗糖就吃,有的孩子则能抵住诱惑,一直等着心理学家回来,最后得到10颗糖。后来心理学家对他们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能克制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到一个新的环境能更快速地适应,人际关系更融洽些。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遇到压力易退缩,性格较前者固执、偏激,更易受挫。心理学家因此得出,自控力对于一个人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日本作家稻盛和夫在其《活法》一书中鼓励我们一定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本能,如此智力方能得以发展,遇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有自控力的人永远懂得自己下一刻必须做什么,而不仅仅是该做什么。他们会更理性地朝目标前进,不为本能与情感所牵绊。
是的,在学习工作中,一个有自控力的人会明了自己当下的任务,将那些有碍于达成目标的事情从脑子里滤掉,从而更加专注。自控力差的人则相反。
比如,一个人上班时,本来前一天安排好了今天的计划,但忽然间不想干了,于是放纵自己,一整天在单位什么正经事都不做,只是晃到时间下班,然后回家。或者平时都挂在网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一遍遍地刷屏,哪怕眼睛发疼、两腿坐到发麻都不肯停下来。
如果,他能有足够的自控力,上班利用好时间,晚上回家不上网打游戏到很晚以致影响休息,这样他可能就不会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刻才拼命去做,手头的项目就不会草草收场,也就不会看到老板因不满而变得阴沉的脸。
如此看来,控制力能为我们省下做那些不必要事情的时间,去专心做那些于我们真正有益之事。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开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时,自控力的培养也就开始了。因为我们在管理自己的时间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审视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得出哪些事于自己有贡献,哪些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也由此学会了规划时间。这个过程逐渐培养出我们对时间的敏感,渐渐地提高自控力,对那些浪费时间的事说“不”。每一次克制住自己不去做一件浪费时间的事,自控力就会随之提高一分,进而下一次再遇到此类事时就能克制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不断会省下更多的时间,做那些于我们有益之事,也正是这样许许多多的事成就了我们。
在生活中,一个有自控力的人还知道如果控制自己的情绪,删除头脑中那些不好的想法,从而更加理性成熟。在与人交往时,有自控力的人会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矛盾,赢得他人的好感。这样的人生必然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比如,某人很善良,为人热心肠,可就是脾气不好。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怒发冲冠,甚至对领导,遇到不顺心也表现出来,不善于控制情绪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升职。这个人认识到这一点决心改正。
再处理什么事儿时,当他察觉到自己情绪激动,眼看要控制不住时,就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或换到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这样的自控力让他收获很多,慢慢地,朋友多了,工作起来阻力也少了。
自控力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那些明知道不应该、却始终如藤蔓一般缠绕心神的东西。人总是有一种惯性,愿意随自己的心意而为,虽然知道有些并非是正确的。但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拥有非凡的自控能力,就像孔子所言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他们能在自己耳边轻声而坚决地说“非如此不可”。而就是这样的自控力让成就了他们。
从一点一滴开始,从安排每天的时间开始,提升我们的自控力,我们的生活一定是高效而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