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回应,给孩子最大的存在感
婴儿频繁哭闹让我们心烦,可谁知道这其中的深意。其实,那是在寻找一种叫“存在”的感觉——原本我和妈妈一体,待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可突然我和妈妈分开了,独自来到这个冰冷的世界,这让我感到恐慌。我只有不停地哭闹来呼唤妈妈,当妈妈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的时候,用温柔的言语回应我的时候,尤其是抱着我的时候,我才会感到安全。我知道,妈妈并没有抛弃我,她依然和我在一起。
妈妈回应我,故“我在”。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把妈妈的回应和“自我”的存在感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人最初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来源。如果妈妈能持续地及时回应孩子,孩子的存在感和安全感会越来越强,渐渐能够接受妈妈偶尔不在自己身边,因为他有了“自我”的意识——妈妈是妈妈,我是我,但妈妈爱我。在此基础上,孩子才可能有完整的自我,这是他未来内心强大的基础。
但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回应孩子,或在婴儿期可以,在幼年和童年又不能,那么孩子在婴儿期形成的存在感还会消失。再加之无视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个破碎的自我,而这个破碎的自我就是他未来内心脆弱的缘由。
什么是没有及时回应呢?
婴儿冲妈妈笑或哭,妈妈没有任何反应,只管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妈妈不安慰,不拥抱,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想:“等你哭够了再说。”
孩子做了一个手工,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去看,妈妈一把甩开孩子的手:“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有空再说!”
孩子画了一幅画,高兴地请妈妈欣赏,妈妈一眼看到孩子脏脏的小手:“还不快去洗手!”
以上都算是没有回应,虽然后两位妈妈作出了回应,但她回应的不是孩子关注的内容,而是自己关注的内容,所以孩子感受到的仍然是被漠视。这两者都会造成孩子内心的失落、空虚、焦虑和破碎。因为自我没有得到确认,所以他们的存在感也没有形成,在这种感受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在关系中感到焦虑。例如,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发生一点小摩擦就会担心小朋友是不是不愿意和他玩了。而长大以后,他也会随时担心别人会不会抛弃他。比如张幼仪。
张幼仪从小被父亲冷暴力对待,忽视、冷遇,这是严重的没有回应。张幼仪想上学,想接受新式教育,但父亲完全不理会她的需求,反而让她早早嫁人。从小被忽视的张幼仪自我价值感很低,在徐志摩面前没有存在感并缺乏魅力,这是徐志摩嫌弃她的原因之一。童年时,父亲的忽视使他对获得父亲的爱没有信心。成年后,她对获得徐志摩的爱也没有信心(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亲密关系或其他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童年时亲子关系的复制),甚至和徐志摩离婚以后,在和其他人相亲时,她依然没有信心。她说:“我对别人有什么用呢?”
“我对别人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别人有用,我才是有价值的;而对别人无用,我则是没有价值的。当一个人只用外在评价系统来评价自己的价值时,说明她自身缺乏存在感。
张幼仪的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与童年时父亲对她的漠视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在感到被重视时,才会有价值感,而及时回应和及时满足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重视。例如,我们在最快的时间得到一个人的微信回复,就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满足感,并由此对这段关系的良好发展感到自信。父母的及时回应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自己的声音被父母“秒回”,孩子就确认了“父母是爱我的,而且我值得父母这么对待”,这是他价值感的来源。
孩子一旦有了存在感之后,就不再过多地向外索取关注,而是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婴儿有了存在感之后,就不再频繁哭闹,而是可以安心地睡觉;儿童有了存在感之后,就不会总是要父母陪伴,而是可以专注地玩耍和学习;成人也是,一旦在伴侣那里得到存在感,注意力就会从伴侣身上收回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人有了存在感之后,孩子不会闹,大人不会“作”,就有了心理能量专注于自己。而这种心理能量是通过之前的“及时回应”得到的。
存在感让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趋于稳定,之后就能够接受他人偶尔的忽视。也就是说,他的承受能力增强了,内心变得强大了。那些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等人际关系不患得患失的人,一般是童年时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存在感的人。
对孩子的及时回应也有方法可循:
1.对婴儿要尽量做到百分之百的及时回应
婴儿要时刻感受到妈妈的存在才有安全感。有时,妈妈上个厕所,一门之隔,婴儿都会大哭不止。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看到妈妈,妈妈才存在。所以,婴儿一哭,一笑,一叫,妈妈最好能够马上回应,回应可以是笑容、语言,也可以是拥抱。妈妈要经常抱孩子,那种“不要一哭就抱,不然他会依赖父母的怀抱,而且大人也太辛苦”之类的论调其实并不正确。不抱孩子,父母轻松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却被破坏了。
对于婴儿来说,不需要训练他们的独立性,就是要“溺爱”,通过“溺爱”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父母也不要烦孩子的哭闹,那是他发出的需求信号:此刻,我被忽略了。事实上,一旦父母做到及时回应孩子,孩子的哭闹就会渐渐减少。
2.不要因为要求孩子“懂事”而不及时回应孩子
对婴儿的及时回应父母大多能做到,毕竟孩子小应该“宠着”,可一旦孩子大一些有些父母就做不到了。
生活中、网络上、亲子节目中,我多次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号啕大哭,父母站在一边冷眼旁观,甚至把孩子关到小黑屋里面,冷冷地说:“你哭吧,哭够了再出来。”
父母这么做的理由几乎一样:“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不理你,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试想一下,我们伤心难过时,是希望他人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还是希望他人冷冷地对自己说:“你好好反省反省。”
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漆黑一片。被父母这么对待的孩子,要么真的不哭了,但不哭的原因并非因为“懂事”,而是对父母的回应感到绝望,以后再有负面情绪可能不会再表达,而是压抑在心里;要么会哭得更厉害,企图以更高分贝换取父母的回应。
那么父母及时回应会带来什么?可能孩子会马上不哭了,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哭得更厉害,这是因为孩子的感受被父母看到,情绪得到了彻底的释放。这个时候,父母只需要紧紧抱着孩子让他哭泣,他就会逐渐平复下来。
面对陷入负面情绪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回应,回应是一种“治疗”,让孩子从负能量中摆脱出来,同时确认“父母很在乎我的感受”。尤其是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更要及时回应,告诉孩子:虽然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但我很在乎你的感受。
3.对孩子的负能量要回应,对孩子的正能量也要回应
如果说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回应是用正能量医治负能量,那么对孩子的正能量作出回应就是向孩子的内心输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当孩子开心地和你分享一个话题时,孩子拥抱你的时候,请及时回应他,而不是冷漠不理睬,或者回应道:“没看到我在忙吗?走开!”
孩子给你笑容,你要回应他笑容;孩子跟你分享,你要积极地倾听并回应;孩子拥抱你,你要紧紧地拥抱他。热情的回应就是向孩子的内心注入正能量,有利于孩子形成温暖、开朗、自信的人格和强大的内心。
4.回应孩子关注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关注的内容
关注孩子关注的内容,就是最好的回应,即便我们不能满足他的某个需求。当孩子说:“妈妈,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吧。”回应孩子关注的内容是:“妈妈很想带你去公园玩,但妈妈星期天有事情,可不可以下个星期再去?”这个时候,即便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他的内心依然是快乐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的声音已经被妈妈听到了,所以他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没有被破坏。
而回应自己关注的内容则是:“就知道去公园玩,你的学习什么时候能搞好?”这种回应直接略过孩子关注的内容,转向自己关注的内容,对孩子是一种漠视,同时情感上对孩子又是一种打击,会严重破坏他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回应其实是“看见”孩子的感受,并和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接纳。所以存在感包括被看见、被重视、被关爱、被接纳等正面感受,这些都会被孩子内化为“我”的一部分,成为他健康人格和强大内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