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豁达,不计较一时得失

有一次,德国文学大师歌德在公园的一条小径上散步,那是一条很窄的小路。这时,歌德碰巧遇上了一个对他心存敌意的评论家。

评论家一见到歌德,立即停下来,直挺挺地站在路中间,说:“我是不会给傻瓜让路的。”

“我恰恰相反。”歌德笑了笑说道。说完,歌德就侧身退到一旁。

心胸豁达的人往往要比心胸狭小之辈快乐很多,因为心胸豁达的人从来都不会挂心于芝麻绿豆一般的小事儿。有一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之所以会快乐,是因为他选择了快乐;人之所以会悲伤,是因为他选择了悲伤。”那么是什么让人选择快乐呢?正是豁达的心胸,而歌德就是这样一位心胸豁达之人。

实际上,为人处世,我们就应该有大海般的气量,而不是水盆一般的胸怀。只有胸怀似海,才能容纳天下江河;只有气量恢宏,才能坦然面对他人的污蔑、诽谤与嘲笑;只有胸怀似海,才能不计较生活中的得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论某些人心胸宽广,正是因为他们虚怀若谷,有海纳百川的肚量。他们可以包容他人,就算是他人对自己的嘲笑和讽刺也能一笑置之。如此气量宽宏的人,不会为生活中的得失所累,自然就活得轻松、惬意了。当然,豁达不代表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宽容不是对自己构成危害的行为也要坦然接受或姑息。

对于个人来说,豁达常常会带来更好的人际关系,也会使自己在心理上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更会化敌为友,使敌为我用。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发布了檄文讨伐曹操。檄文言辞犀利,将曹操的祖宗三代骂得狗血喷头。

曹操读完檄文之后问下属:“檄文作者为谁?”下属以为曹操要大发雷霆,便胆战心惊地回答:“据说檄文为陈琳所作。”曹操连连赞叹:“陈琳这小子文章着实不错,骂得痛快。”

最终,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陈琳做了曹操的俘虏。陈琳暗忖:当初,曹操的祖宗被我骂了个遍,这次我是必死无疑了。结果却出乎陈琳的意料,曹操非但未杀他,反而任命他做了自己的文书。

中国古人最讲究孝道,一般而言,辱人父母祖宗就是不共戴天之仇,然而胸襟豁达的曹操却容忍了辱骂自己先人的陈琳,这份气度不得不令人叹服。曹操之所以能在汉末乱世一统中国北方,与他的这种宽宏气量不无关系。一时辱骂或许会让曹操失去面子,但是心胸宽宏却能为他赢得贤人。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豁达、开朗、宽容的人才能接受别人,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才能认可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因而,他也就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能被集体所接纳,能与别人毫无隔阂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当心胸豁达的人被麻烦找上门的时候,他们除了会本能地承认、接受以及摆脱现实的自我纠缠之外,还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这为他们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心境的明亮提供了保证,从而能快速摆脱困境,进而快乐起来。心胸豁达的人之所以能更加幸福,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让自己获得满足的东西。事实上,同样一件事情,带给人的客观影响并不会有太大差别,但是豁达与否却可以让人与人的幸福感产生巨大的差距。

此外,当人拥有了豁达的心境后,常常会以自嘲的方式来思维,而显露于外表的就是以幽默的方式来摆脱困境。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是无法避免的。不够豁达的人往往会拒绝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为了不断地肯定自己的完美,只要外界有让他感觉到使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的危险时,他就开始紧张兮兮地抵御,自我保护起来,久而久之,心也就变得敏感而脆弱。一个心胸豁达之人却可以免于此患,他能主动觉察自己的缺陷所在,但不会想方设法去掩饰,为自己徒增苦恼。

苏轼就是一个极为豁达的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几经生死、饱经丧妻失子之痛,却没有被不幸击垮,也没有因此而郁郁寡欢。即使被贬到有“有去无回”之称的岭南时,他也没有丝毫抑郁,反而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豁达与人的宽容息息相关。一个不豁达的人,没有广阔的心胸,即使自己想宽容也是办不到的;而一个不宽容的人,总在一两件让自己不快的人或事上纠缠,眼里所看到的,心中所想到的,都只是那些事情,又怎么能够豁达呢?总的说来,豁达能够给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能够让人在天空中快乐飞翔。

人生如歌,岁月如梦。人的一生很短暂,外界的得失都是身外之物,与其在意那些会让人产生诸多困扰的得失,不如选择拥有一个快乐而豁达的心胸,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以拥有宁静、幸福的生活为人生最终目标。如此一来,你的人生才会过得快乐、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