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宽容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平常生活中我们讲要宽容别人,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不生气,给对方一个机会的同时也释怀自己。宽容的人是有勇气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宽容的人在宽容的那一刻证明他能战胜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大多数人在受到侵害的时候非常生气,进而想报复,但当你选择宽容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平静的,你心静如水,充满祥和;其二宽容的人在选择宽容的那一刻他有勇气放下自己的欲望,人之所以生气,之所以不宽容别人,是因为自己心里存在着欲望,而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证明你下决心放下了自己的欲望,想和别人继续和平共处。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欲望,这是我们生活和奋斗的动力之一,但这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之一。当我们因别人的错误而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就会陷入痛苦,但选择宽容的人,他在那一刻勇敢放下了自己的欲望而迎接了别人过多的欲望,这是一种勇气的表现。宽容不是让我们没有欲望,而是让我们在别人因过多欲望而损害了我们一点利益的时候战胜自己的欲望。生活离不开宽容,当每个人都不宽容的时候,这个世界将无法运转。不选择宽容,也就是不给别人知错就改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是一定程度的犯罪。如果人人都不选择宽容,也许世界上只有一种建筑存在,那就是监狱。宽容别人,不是懦弱的表现,也是需要勇气的,可以说是一种深沉的勇气。宽容的人往往也是自信的人,小肚鸡肠、自负狂妄的人是不会宽容别人的。

宽容是一种勇气,代表着一种对生活举重若轻的态度,代表着一种对利益风轻云淡的理念,代表着对人生人性的一种洞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做到宽容,他们勇于战胜自己的狭隘、贪恋和虚荣。宽容不是纵容,他们也勇于战胜自己的卑下。懦弱的人做不到宽容,他们往往在别人犯错的时候横加惩罚,得理不饶人,而自己犯错的时候又奴颜婢膝,点头哈腰。

纵观历史上成功勇敢之人,无一不是拥有宽广的胸襟、不计较前尘恩怨的。曹操之所以能雄霸中原,拥军百万,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气度分不开;唐太宗李世民能开创“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与他爱民如子、宽以待人、礼贤下士的情怀分不开;再如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都是靠宽容成就霸业的……无数的事实证明,那些心胸开阔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比别人更容易成功,他们心里的那种开阔之勇让他们拥有旺盛的人气。而那些心胸狭窄的人,即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或者力大无比、武艺超群,都只不过是历史上匆匆的过客而已。

雨果说:“世界上最开阔的是陆地,比陆地还开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开阔的是人的心胸。人的心胸能包容世间的一切,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有多大,就决定了他日后的成就有多大。胸襟越开阔的人越勇敢,越勇敢的人胸襟越开阔。”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穆公是一个十分懂得宽以待人而赢取人心的国君。

有一次,他的一匹可以日行千里的良驹跑丢了,被一群不知情的穷人逮住,并杀掉吃了。

当地官员得知后大惊失色,生怕秦穆公气愤之余怪罪到自己头上,连忙将分食过马肉的300人统统抓了起来,准备处死他们。

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不能因为一头牲畜害死这么多人。”

于是,他将被拘禁的百姓全部释放,并且诚恳地向他们致歉,说自己管教不力,才差点让地方官闯下处死300人的大祸。

后来,晋国发兵大举入侵,秦穆公率领军队抵抗,这时有300名名勇士主动请缨参战,原来,他们正是被秦穆公释放的那300人。

秦穆公勇敢地战胜了失去一匹良驹的心痛,释放了300名子民,最后,他也赢得了回报。历史上很多国君手下人往往稍不如意就大开杀戒,这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不能战胜自己的私欲,拿别人出气。这样的人往往也得不到好报,残暴的君王一般都会被人民处死。

《圣经》上说,当年上帝发大水淹没不义之人时,曾预先告知义人挪亚,让他造好一只大船,全家避难于船上,并将所有动物按一公一母配齐,各带一对。当时“善”闻讯后也急急忙忙跑来找挪亚,要求登舟避难,挪亚说:“我只能让公母各成一对的上船。”

“善”只好跑回树林,去寻找可以和自己成为一对的对象。结果,它最后找到的是“恶”,然后他们一起登上大船。

从此以后,有善的地方就有恶的存在,这正说明犹太人把恶看做很正常的事。《塔木德》上有句名言:“如果人类没有恶的冲动,应该不会造房子、娶妻子、生子、工作才对。”所以,犹太人认为:恶,只要加以疏导,就可以变为善举,这要比单纯压抑恶的冲动有效得多。有句犹太谚语“1米高的墙胜过100米高的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与交际中,既然对别人的过失防范不能进行疏导,我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战胜自己心中的“恶”而“得饶人处且饶人”呢,宽以待人,放人一马,展示我们的勇气,也许我们会更加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