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大志向,人生才有方向

有远大志向,人生才有方向

当年,陈胜和吴广一起被押解去服役,因为路上天气不好耽误了行程,所以大家都面临被砍头的厄运。为了改变命运,陈胜揭竿起义,和吴广一起带领起义军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被载入史册。那么,陈胜揭竿起义的行为是偶然为之吗?当然不是。早在当长工的时候,有一天,陈胜和工友们在田间地头休息,说起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工友们嘲笑陈胜不切实际,陈胜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确,那些工友根本不知道陈胜的伟大志向,所以才会觉得陈胜不切实际,才会认为陈胜是痴人说梦。实际上,陈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所以,一旦合适的机会来临,他就马上抓住机会,揭竿起义,朝着理想前进。

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人生才有方向。如果总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往何方,则日久天长,未免会浪费宝贵的生命时光,导致虽然忙忙碌碌,却始终没有进步,更是毫无收获。男孩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人生的塑型期,为此也要树立志向,这样才能确立人生方向和目标,从而不遗余力地奋勇向前。

从小,苏轼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年仅10岁,就已经出口成章。有很多比苏轼大的人听说苏轼才华横溢,特地来向苏轼请教,为此苏轼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在亲自见识到苏轼的真才实学之后,更是赞誉苏轼为“神童”。在大家的赞美和恭维中,小小年纪的苏轼未免感到骄傲,觉得自己真的无所不能,而且博学多才。为此,他提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己的书房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有个老人慕名来请教苏轼。其实,这位老人很有智慧,他觉得苏轼得到了太多的赞美和认可,生怕原本有才华的苏轼盲目自大,导致发展受到局限。为此,他特意拿了一本书来,对苏轼说:“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所以我特意千里迢迢地来请教你,希望你能为我答疑解惑。”苏轼不以为然:“没关系,我认识所有的字,您把书给我看吧。”老者把书给苏轼,苏轼不由得愣住了,原来这本书上有很多苏轼见都没见过的生僻字,从此之后,苏轼再也不盲目自夸,而是变得谦虚好学。苏轼常常告诫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可不能再犯狂妄自大的错误了。”后来,苏轼还把对联改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苏轼才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作出让人瞩目的成就。

一个人就算再勤奋刻苦,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字,更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从“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难看出小小年纪的苏轼的确内心膨胀,有些忘乎所以了。而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则更好地彰显了苏轼勤奋好学的决心,从而为苏轼指出了做学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也要向苏轼学习,不要因为懂得了一些知识的皮毛就狂妄自大,而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也要坚持向着伟大的人生目标不懈前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并创造自己精彩辉煌的人生。

男孩要想有大志气,就要独立自强。如今,有很多父母总是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孩子,使得孩子习惯了依赖父母做很多事情,越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会失去自信,甚至胆怯畏缩。只有真正独立自强的男孩才会有强大的自信心,才能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使命感,从而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哪怕遭遇艰难坎坷也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向上。

只有远大的志向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顽强不屈的毅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总是轻而易举放弃。俗话说,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若一个人总是想要放弃,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好。只有突破和超越自我,坚持提升和完善自我,我们才能真正有大志向,才能坚持人生的正确方向,做出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