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逆境中充实和丰富自己——丁玲教子磨炼意志

让孩子在逆境中充实和丰富自己——丁玲教子磨炼意志

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曾出版过多部文学作品。

丁玲有个儿子,名叫蒋祖林。在8岁以前,蒋祖林都是跟随外婆一起生活的,8岁后被母亲丁玲接到延安,和母亲一起生活。

当时,丁玲既是中央苏区的一名知名作家,又是一名英勇的抗日战士。祖林来到延安后,丁玲就把他安排到附近的学校读书。丁玲很注重对儿子意志、性格和作风的锻炼,从不娇惯孩子,一有时间就督促孩子认真学习。

1938年年底,在祖林入学刚刚一个月的时候,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学校紧急疏散了学生,祖林连跟妈妈说一声都没来得及,就跟随学校的队伍向安塞县疏散了。第二天,孩子们被转移到一座石窑洞里。在这里,蒋祖林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煎熬的冬天。

由于没有被褥和取暖的东西,孩子们只能顶着刺骨的寒风,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艰难度日,小祖林的手脚都冻伤了。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仍然没有放松学习,没有桌椅,他们就搬来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用大腿当课桌,把书本放在上面读书写字。课间休息时,大家就都站起来跑步取暖……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丁玲没有给小祖林写过一封信,也一直没有来接他。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让孩子的逆境中磨炼自己,就是丁玲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教育,因为丁玲非常明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孩子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直到1939年,丁玲想送小祖林去当兵,才派人把他从窑洞接回了延安。虽然在最难熬的时候母亲没来接自己,但蒋祖林一点都不怪母亲,相反,他一直以母亲为荣。在此后的一生中,母亲一直都是他最崇拜的偶像。

<<<家教家风感悟

现在,我们经常都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中学生、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一个个那么年轻、美好的生命,还未曾品尝人生中的甘甜,就放弃了去品尝的机会,令人惋惜!

心理学家分析,导致这些自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孩子缺少挫折经历,一旦遇到突发困难,便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了,能想到的第一个解决办法可能就是结束生命,以逃避现实。

与那个时代的小祖林相比,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身边有父母家人的陪伴,可以在宽敞舒适的教室里学习先进的知识,可以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喜欢的衣服,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具……为什么生命力反倒不如艰难时代的孩子们那么坚强呢?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孩子的生活太好、太舒适了,父母一直都将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替孩子挡住伤害与失败,结果孩子根本学不会、也没有机会学会如何去承受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打击。

可见,要想让孩子的抗挫能力强一些,父母还是应该克制一下“想帮孩子一把”的冲动,让孩子能够有机会去遭遇挫折、体会挫折,让孩子在逆境当中锻炼和充实自己,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才是真正有利的。

1.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马上伸出援助的手

对于丁玲来说,几年没有见到儿子,一见到儿子,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可想而知。然而,当儿子临时转移到更加艰苦的地方后,丁玲却没有马上把儿子接到自己身边,而是让儿子“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煎熬的一个冬天”。试想,这样的情形放在今天,哪个父母可以忍受?恐怕早就马不停蹄地把孩子接回身边呵护起来了!然而正是这些艰苦的磨炼,让小祖林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强,直至后面迈入军队,成为一名勇敢、坚定的战士。

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遭遇挫折,如学走路时会摔倒、学吃饭时会吃不到嘴里、学穿鞋时怎么都穿不上……迈入学校、社会后,所遇到的困难更是数不胜数。一些父母就见不得孩子受苦,孩子摔倒了,马上跑过去扶起来;孩子吃饭吃不到嘴里,马上拿起勺子去喂;孩子穿不上鞋子,马上帮助孩子穿……这样一来,孩子哪里还有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遇不得半点风霜了吗?

所以,如果孩子遇到的困难不是什么严重的困难,父母不妨“躲远点”,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克服。一开始可能会很难,但当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了这些困难后,他会非常有自信心和成就感。而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将是非常有利的!

2.适当给孩子制造点“麻烦”

给孩子制造点“麻烦”,其实就是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用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比如,寒暑假的时候,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冬令营、夏令营的活动。离开父母后,孩子肯定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难,这时没有父母的帮助,有些孩子一开始可能就会很着急。但孩子的思想往往又是很有“弹性”的,当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当他看到其他孩子能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也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去克服眼前的困难。

通常来说,孩子都是没办法预测到自己的认知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的,但在遇到困难后,孩子就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他就会去寻找原因,而这恰恰是提高孩子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机。如果你不让孩子经历一些障碍、麻烦,那么孩子就不会增长排除障碍和麻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