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别没完没了吗——别总是喋喋不休地唠叨

能别没完没了吗

——别总是喋喋不休地唠叨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孩子总是孩子,需要我们家长的呵护,尤其是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童年时期,一个不小心,孩子就可能学习成绩下滑,或者结交一些不良朋友等,因此,多半我们都会对孩子的一举一动相当敏感,总是担心他们这个弄不好,那个不好的。为此,我们总是唠叨喋喋不休地唠叨,久而久之,不仅让孩子不耐烦,更让孩子出现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一天,在某儿童咨询中心,一位妈妈焦急地谈到自己孩子的情况:“老师在上面讲课,他根本就不听,回来一问学了啥,不知道!平时吃饭喊他,也是十遍八遍地喊,就跟听不见一样,这马上要上小学了,可怎么弄?”这位妈妈之所以来咨询,是因为她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所以想给孩子测测智商。

这位妈妈说,因为他们夫妻平时经常出差,所以孩子从出生后一直是家里的爷爷奶奶带,奶奶平时说话比较唠叨,也比较溺爱孩子,所以孩子很顽皮,不听话。

因为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才把孩子接回家,担心孩子小学跟不上,就给他报了个暑期的幼小衔接班,可是,上了一个暑假,感觉没学到什么。老师说上课的时候,孩子老是不注意听讲,经常老师在前面讲,他在下面小动作不断,总是不集中注意力。

“不只是在学校,就连平时在家吃饭,喊了好多次喊不动。你说他听力有问题吧,要是感兴趣的事儿,小声说他也能听见。”

咨询中心的老师在与孩子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和观察后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可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存在注意力缺陷,这种情况或与孩子的生长环境有关。

这位妈妈还是不放心,并坚持做了智商测试,结果表明孩子的智商确实没问题,而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老人又比较唠叨,就像人们长时间处于噪音的环境中,会自然屏蔽,所以,孩子习惯性地会屏蔽掉家长给他的指令。

其实,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这样的情况不少,这样的孩子通常注意力不集中,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是很明显,到了小学的时候会很快显现出来,最明显就是学习成绩差。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以矫正,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加强孩子的视觉统合能力、听觉统合能力及注意力训练。

其实作为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有的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父母不认同,但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不如让孩子自己去碰碰钉子。

的确,父母本来应是孩子最愿意倾诉衷肠的对象,但不少父母往往把关心当成了唠叨,甚至招来孩子的厌烦。虽然儿童也渴望倾诉、渴望理解,但他们更需要父母施以正确的沟通方式,那么,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1.少说话,善于察言观色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的关心不一定全部要通过语言,我们不妨学会察言观色,从一些小细节上发现孩子细微的变化。

另外,即使与孩子交流,我们也要对孩子的反应敏感些。孩子对谈话内容感兴趣时,可将话题引向深入,一旦发现孩子有厌烦情绪,就应立即停止,或转移话题,以免前功尽弃。另外,即使找到交流的话题,也应力求谈话简短有趣、目的明确,切忌啰唆,以免造成切入点选择准确,但交流效果不佳的情况。

2.用“小纸条”代替你的唠叨

沟通不一定是“用嘴说”,用小纸条也是不错的方法。

小杰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的父亲就身兼母职,独自抚养小杰,但父亲因为经常出差,出门前总会在冰箱上留一个便条:“里面有一杯牛奶,三个西红柿,请不要忘记吃水果。”在写字台上留张条:“请注意坐姿,别忘了做眼保健操等。”

多年以后,小杰考上了大学,父亲为他整理东西时,竟然发现他把这些纸条全揭下来并完整地夹在书本中。父亲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孩子的情感之门始终是向自己敞开的,对自己的关爱也始终珍藏在心底。

3.关心孩子不一定非得询问学习状况

《钱江晚报》曾经发表过一个有关调查,结论是:“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占70%,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孩子的成才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抓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全面发展是极易产生负面的“蝴蝶效应”。这些,是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都应该避免的。

为此,作为父母,我们若想和孩子沟通,就需要多关注孩子除了学习外的其他方面。如果你的儿子是个球迷,那么,你可以默默帮孩子搜集一些信息,孩子在感激后自然愿意与你一起讨论球技、赛事等;如果你的孩子爱唱歌,你可以在节假日为孩子买一张演唱会门票,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倍受感动,因为他的父母很贴心、明事理。

这种类型的交流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它没有居高临下的威迫感,极具亲和力,孩子也容易打开心扉,接受与父母的交流。

当然,让孩子打开心扉,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总的原则是:一定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真正地关心他,并且是从心底里关心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