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身处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时常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挂在嘴边,却从未想过真正做起来有多大难度。也正因为如此,设身处地被变成一句口号,一句仅仅挂在嘴边的口号。这样一来,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真正体察他人的心理呢?当然没有。因为你不是他人,你永远也成不了他人,所以你不可能真正成为他,按照他的想法去思考。即便是真的做到设身处地,你也只能无限接近真相。那么,就让我们把设身处地变成现实吧,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也帮助他人。

要想做到真正地设身处地,首先是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换在对方的角色和位置上,先想一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做;接下来,再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如果这样还不能使你做到真正地设身处地,那么你当然也可以借助倾听,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此多方面努力,也许你更容易体察对方的心情,也更容易理解对方。

有一天,爱迪生和儿子想把一头小牛推进谷仓。然而,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犯了一个错误。只见,儿子在前面使劲地拉牛的缰绳,爱迪生则在后面用力地推着。巧合的是,小牛也犯了倔,只做自己想的。它坚定地站在那里,任凭爱迪生和儿子怎么努力,它都一动不动。爱迪生和儿子累得满头大汗,都毫无办法。他们只得坐在小牛的身边,默默地发愁。这时,一个农妇经过这里。看到发愁的爱迪生父子和倔强的小牛,她不由得哈哈大笑。农妇问:“你们怎么了?”儿子沮丧地说:“小牛不听话。”这时,农妇走过来,把自己的手指伸进小牛的嘴巴里,让小牛吮吸。小牛果然乖乖地跟着农妇走进谷仓,显得非常乖巧顺从。

农妇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呢?因为她很了解小牛。在与牲畜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知道牲畜的生活习性,也了解牲畜的秉性,因而,她就完美地实现了与小牛换位思考,最终给予小牛它所需要的,让小牛对她言听计从。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能够走进他人心里,从而激发他人的需求,进而再满足这种需求,说服他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无须费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全他人,也就意味着成全你自己。反之,假如你的心里只有自己,一心一意地只想着自己,不管考虑什么问题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那么你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现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人际关系。要想获得人际关系的成功,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观点。只有这样,你才能兼顾双方去考虑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事情,就条件反射般地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只有等到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容易地说服他人,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