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快乐是可以制造的。
也许有人会说:“会吗?我的快乐工厂在哪里?”你的工厂、你的车间就是你自身。
非洲很盛行利用“快乐墓地”来制造快乐。
在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是一个本应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都并不严重。然而,我却因为这些并不严重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希望活着的人们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自寻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自寻烦恼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
后来许多死者都向布基学习,他们在临死前,纷纷要求死后葬在布基的左右,与布基做伴,成为他的“邻居”。他们留下的遗言,也都如布基一样——告诉活着的人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和热爱生命。
请看这些遗言:
笑口常开,知足常乐,使我活得很开心;学我吧,我没有什么,只有两亩沙地,一片不成材的树林;一生除了饼子和粥,我没吃过什么,但我每天都在说笑中度过,我总对自己说,就这么快乐地活着吧,这么活着真好,我这么快乐地活了一生;我不知道我缺什么,也许缺许多东西,也许什么也不缺,愿你们也像我一样快乐,不要老是感觉自己缺什么,只要快乐,你就什么也不缺!
所有的墓碑上都是这种普通人的“名言”和死者一生的体会。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快乐墓地”。虽然这里是死者的居住地,但却成了一本教活人如何生活的教科书。它给人们的震撼是深刻而强烈的。许多活人虽然也懂这些话,但在这里看到这些话,却是不一样的。很多人甚至驱车几百里,到“快乐墓地”去转一转,换一换心情,聆听一下死者的“教诲”。
因为,这是死者们用一生在总结,告诫活着的人们,应该如何去享受生活。它比任何一种书或哲学理论更发人深省,更具有实际意义。
有一则故事说,某富翁有钱没快乐,忽见一樵夫挑着担子,唱着小曲,一脸阳光。富翁便上前询问他何以如此快乐,农夫将柴捆从肩上卸下来说:“你看看,放下就快乐。”
拿得起、放得下,再拿得起、再放得下,这是一种节奏。通过这种节奏,就可以体验到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喜悦。拿起的不论是什么宝贝,如果放不下,人生就变得沉重了。制造快乐是多么的简单。
制造快乐,别去刻意地追求完美。完美其实也是双刃剑,弄得不好,人生就会累在一个“完美”上,把快乐都当做追求完美的成本搭进去了。
《读者》所摘录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完美与快乐的关系。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85岁、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写的,很值得一读:
“如果我能重活这一生,我要尝试犯更多的错误。我不会那么刻意求完美。我要多休息、随遇而安,我处事不会像现在这么精明。其实世间值得去斤斤计较的事少得可怜。
“你知道我就是那种一天又一天、一个钟点又一个钟点,过得小心谨慎、清醒合理的人。哦,我也曾放纵过。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享有更多那样的时刻——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在早春赤足走到户外,在深秋整夜不眠;我要多坐几趟旋转木马,多看几次日出,跟更多的儿童玩耍。只要人生能够重来。
“但是你知道,不能了。”
这位老先生知道,要活得更快乐、更充实,不需要改变这世界。世界已经够美了,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制造快乐,通常情况下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当某种行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其实,这个世界依旧,所不同的只是自己的态度。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说是有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挂着这样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的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人们眼睛看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人们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
我们常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话没错,但是很受限制,因为你的选择必定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愿以偿的人不会占绝大多数。有些聪明人为此制造了快乐的最广泛秘诀,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喜欢自己做的事”。这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也是减少和避开那些无谓限制的良方。如果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快乐,去喜欢自己做的事也会快乐,那么后者绝对大于前者。尽管有时由不太喜欢自己做的事到喜欢自己做的事要有个过程、有段时间,但你有主动权。先结婚后恋爱的事情多得是,先是喜欢而后又不喜欢了的事情也多的是。这个主动权就是制造快乐的主动权,是个无价之宝。
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公开了自己的5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
(1)心中不存憎恨。
(2)脑中不存担忧。
(3)生活简单。
(4)多点给予。
(5)少点期盼。
原来,制造快乐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