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一生献宏谋

愿将一生献宏谋

他隐姓埋名几十年,只和核武器打交道。他说,穷有穷的办法,用简陋的工具也能计算出复杂的数据。他说,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于敏。他长期主持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8月,于敏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人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面看到的是世界科学的大发展,而另一面看到的却是自己的祖国民穷国弱、饱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这样的成长经历,在他心中悄然埋下了一颗科学救国的种子。从此,他矢志不移,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1949年,于敏以北京大学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和彭桓武选中,调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以美国为代表的核大国自恃核优势,对中国大搞核威胁、核讹诈。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开始全面上马。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经开始了氢弹研制的理论准备工作。氢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比原子弹复杂得多。为了保证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能够尽快地研制出氢弹,上级决定组织一支队伍,先行进行氢弹理论探索。1961年,上级决定抽调于敏参加氢弹的研制工作。此时的于敏,在原子核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果转向氢弹的研究工作,意味着于敏人生的一次大转行。他需要放弃自己从事多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此隐姓埋名,长年奔波,投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科研领域。但为了国家的需要,于敏毅然投入到了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中,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氢弹研制工作可谓是“雄关漫道”,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人员对氢弹的了解完全是一片空白。当时的研究人员,只知道氢弹的释放当量比原子弹要大几十倍上百倍,对于氢弹的理论原理、制造技术等却一无所知。我国氢弹的研制工作,完全是依靠研究人员的自力更生和团结协作,从零开始起步的。

在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物理学权威专家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经历的人,被同行们称为“国产专家一号”。于敏能够成为氢弹研究的核心人物,靠的是天赋与勤奋。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秉持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不断探索,解决了氢弹研制的关键技术问题。氢弹的研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理论物理、原子物理、核物理、爆轰物理、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参与到氢弹的研制中后,面对这个陌生的研究领域,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却仍感到自己在相关知识方面仍有所欠缺。为此,于敏一边做任务一边自学,琢磨氢弹原理,举一反三,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拆解,从而形成了许多氢弹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打开了氢弹研制的理论大门。

从研制出原子弹到研制出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间隔时间如此之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氢弹理论计算的繁杂。而当时中国仅有1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这台计算机当时主要提供给原子弹的研制使用,每周留给于敏所负责的氢弹设计团队所使用的时间只有10多个小时,而且大多数是在深夜里。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机会和时间,于敏带领大家深入分析物理过程,反复琢磨物理模型是否合理、是否真的需要使用计算机,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就依靠算盘和计算尺完成计算。每次上机前,他们都会一遍又一遍地细致检查,以确保计算过程不会出错。当时计算机的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十分宝贵,于敏经常在计算机房一待就是12个小时。一摞摞纸带出来后,他就趴在地上仔细分析结果,视情况做出调整,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有一天晚上,于敏突然发现,某个计算量一到某个点就开始不正常了。大家马上去查原因,然而方程、参数、程序都没有发现问题。于敏就组织大家每计算一步,就检查一部分,最后检查发现,原来是计算机一个不常用的加法器原件坏了,换掉这个晶体管后,物理量马上就正常了。

虽然于敏从事的是氢弹理论设计,但他也十分重视开展试验工作。为了参与氢弹试验,于敏曾8次到青海高原,6次到大漠戈壁,来回奔波。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于敏有非常强烈的高原反应,他常常食无味、觉无眠,身体也变得越发虚弱,甚至在开会时,都只能躺在床上或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话。由于高原反应强烈,工作强度过大,于敏曾3次休克,幸好救治及时,才从死神手中逃过一劫。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到技术问题解决后才离开基地。1966年12月28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确保能够拿到准确的试验结果,于敏晚上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爬上了100多米高的铁塔检查校正测试装置。

1964年,在于敏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之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的重要技术难题。1965年,他又提出了世界瞩目的“于敏构型”,成为了我国氢弹的基本构型设计,而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最终,于敏和团队成员研究制定了从原理、材料再到构型的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戈壁深处,天空上突然出现了两个太阳,随后一朵耀眼的蘑菇云伴随着轰隆巨响腾空而起。戈壁滩上目睹这一幕的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经久不息。这一天,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爆炸成功,其爆炸威力达到了330万吨TNT当量,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美国、苏联、英国)。远在北京的于敏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当他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研制速度之快震惊了国际科学界,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上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难得而宝贵的时间。

氢弹试验成功后,于敏一直在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献计献策。在于敏的带领下,我国的核武器技术路线几乎没有走过弯路,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45次,还不及美国试验次数的1/25。我国的第一颗氢弹只是试验装置,属于第一代核武器,尺寸重量较大,无法用作导弹的运载弹头。因此,核装置必须进行小型化研制。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我国西部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细致的分析,认为美国核武器的设计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为了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保持自身的核优势,美国很可能会促成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1986年,于敏和邓稼先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此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本按照于敏、邓稼先的建议方向进行,成功研制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战略核武器,并掌握了中子弹技术。于敏、邓稼先的战略眼光,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几十年来,于敏一直秉持着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勠力同心的协作精神,默默耕耘在国防科技事业一线,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酷爱诗歌的于敏,在自己73岁时,以《抒怀》为题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总结了自己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科研一线,但他仍心系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和核武器技术的发展。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为表彰于敏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