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功劳就别提苦劳:
别让资源浪费
从事同样的一份工作,结果是考核优劣的重要标准。工作不仅要去做,更要做成、做好。因为没有功劳的苦劳实际上是在浪费资源。
联想集团有个很有名的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手册中,还明确记录道:这个理念,是联想公司成立半年之后,开始格外强调的。
柳传志曾告诉大家:联想公司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万元,由于过于轻信人,被人骗走了一大半。而且,骗他们的人,还不是一般人,而是某个部门的干部。这样一来,公司元气大伤,甚至逼得员工要去卖蔬菜挽回损失。
毫无疑问,刚刚创业的联想公司的员工都有对事业拼命的干劲和热情,但是光有干劲和热情,并不能保证财富的增加与事业的成功。不仅如此,商场如战场,只有善良、热情、好心等品质,却缺乏智慧和方法,完全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创业时微薄的资金,如果没有用好,公司就有可能夭折、破产。这时,只是强调繁忙、勤奋、卖命、辛苦等,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经过了这一教训,联想公司后来做事不仅越来越冷静、踏实,而且特别重视策略、方法。联想公司自从成立至今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它已经从几个下海的知识分子的小公司,成为一家享誉海内外的高科技公司。它有这样大的发展,毫无疑问与这个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以往,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忙在点子上,不断创造功劳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一位企业领导让李梅去买书,李梅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她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梅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李梅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李梅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梅,欲言又止……
李梅虽有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公司提供结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结果生存的,如果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没有结果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
其实,去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才是有效落实。李梅的确跑了三家书店都没有书,这就意味着李梅已经付出了劳动,却没有将任务有效地落实,如何让自己的劳动不白费?如果李梅执著地去落实,有效的方法是:
方法一:打电话问其他书店是否有这本书,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跑书店的时间。
方法二:向书店打听,或者上网查这本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的,直接向出版社邮购。
方法三:到图书馆查是否有这本书,如果有,就问领导愿不愿花钱复印。
但李梅这样做了吗?没有。为什么她不这么做?是因为她脑子中有一个思想,你安排我做这件事,我就做了这件事,我只对事情的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但公司真正想要的是做事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司要的是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队美国士兵要被派到德国去做间谍。领队的长官告诉士兵们,送他们去的飞机只能在德国和俄国的边境附近把他们空投下去,因为那时候欧洲第二战场还没有开辟,盟军部队还不能接近德国领土。
但是这些士兵在一个月前都还不会说德语,于是长官严肃地告诉他们:“这一个月里你们要学会德语,一个月之后出发,不论你们到时候学会没有,都得去。”结果士兵们在一个月里日夜苦学,一个月后几乎人人能说一口地道的德语,甚至连口音和语调都非常像德国人。
为什么他们能这么神速地学会德语?因为士兵们都知道,如果他们的德语学不像,一旦跳下飞机,德国人就会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会没命,那时候连说理由的机会都没有。
尽管很多人在学外语的过程中,想着“苦读法”、“巧记法”、“速成法”,但是不管怎样都要得到一个结果——学会外语。
有效落实应放在第一位,执行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目标,没有结果一切过程都不存在。反过来讲,如果任务没有落实,那么所有的苦劳都没有价值,因为过程追求的目的是获得有效的结果。
成功,有时只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多一点坚持,少一点放弃;多一点磨炼,少一点退缩。尤其是在工作中,许多人付出了苦劳,却享受不到功劳带来的喜悦,原因在于他们在砥砺的过程中轻易地选择了与自己妥协。结果的到来,往往就在最后五分钟。人们永远期待着那些能创造结果的人,因为结果,才使得一切过程变得有意义和价值,也使得一切苦劳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