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场景进行记忆

利用场景进行记忆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琼瑶阿姨的电视剧,女主角带着女儿被婆家人嫌弃,也许是因为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所以在带着女儿离开婆家的时候从牌坊下面走,被很多人围观,扔鸡蛋、扔石头等。小小年纪的女儿目睹妈妈经历这么可怕的遭遇,从此患上心理疾病,再也无法从心的囚牢中走出来。在那个时代里,根本没有这么多厉害的心理学家,后来有个人想到小女孩是在牌坊受到刺激才会自闭的,为此重新找来很多人,配合演出当年的那一幕。女孩原本呆滞无光的眼神,在看到妈妈又被人打骂之后,仿佛回到了思维受到刺激而中断的那一天,居然从自我的恐惧中逃离出来,冲过去紧紧地抱着妈妈。当然,时至今日对于其中的情节已经记忆得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即这是运用了场景唤醒记忆。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很多人对于场景的记忆非常深刻。尤其是当相同或者相似的场景发生时,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常常会情不自禁陷入场景之中。因此,为了提升记忆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场景记忆,从而起到最佳的记忆作用和效果。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视觉、痛觉和感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三种形式是记忆存在的主要形式。为了有效提升记忆能力,就要抓住这三种形式的感觉,才能全力以赴增强记忆力,让记忆更加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最近,娜娜老师正在教授班级里的同学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是关于名胜古迹的游记,需要同学们进行通篇背诵。娜娜当然知道这样的课文背诵起来难度很大,因为都是介绍风景和历史的,孩子们读来未免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呢?思来想去,娜娜决定采取生动的记忆方法,让同学们恍若身临其境。

这一节课,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孩子们理解和背诵课文。平日里,娜娜喜欢填鸭式教学,也总是板着脸面对学生们。所以这节课上,娜娜首先要战胜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内心,因为她必须带头活跃气氛,才能让上课的效果更好。在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之后,娜娜对孩子们说:“接下来,我们要尝试一种崭新的方式背诵课文。课文中,作者文采斐然,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景。接下来,老师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希望同学们能够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朗诵幻想自己看到了怎样的情形。”经过几次练习,孩子们似乎真的跟随作者一起来到了名胜古迹。这个时候,娜娜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现在轮到你们当作者,身临其境对景色进行介绍。”说着,娜娜还示范给同学们看:如何才能当好导游。刚刚接触这样新鲜的学习方式,同学们都觉得有趣,有些同学一边尝试着像导游一样加上动作介绍景区,一边忍不住笑起来。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同学们渐渐地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且意识到采取这样的方式非常有助于背诵课文,为此把课文背诵得越来越好。就这样,原本每次通篇背诵课文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让同学们的达标率进行提升,这一次,居然才一节课下来,就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已经彻底把课文背诵下来了。当天,娜娜安排背诵的作业督促孩子们回到家里进行复习和巩固,次日又有更多的同学能够背诵课文。这一次,是全班同学背诵课文最为顺利的一次。

还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吗?当时条件没有那么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没有普及,为此,每当遇到写景状物等文章,老师都会拿出一张大大的教学用图挂在墙壁上,从而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形成直观的感受。也有些课文是记人或者写事情的,就会有很多情节在里面,为此老师还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表演,通过角色配合和对话,来提升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感受。这样双管齐下,目的就在于利用课堂上的短暂时间,最大限度帮助孩子们加深记忆,加强了解,从而使得学习更加深入和高效。

对于人们而言,当身临其境,就会产生综合的感觉,为此非常有助于加强记忆效果。否则,如果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根本不了解,也没有切身的感受,更没有眼见为实,则要想顺利记下来是很难的。乍听起来,利用场景加深记忆的方法也许有一定的难度,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用心,总是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也总是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创设一定的情境。当然,如果孩子所需要记忆的内容就和身边的景色有关系,例如北京地区的孩子学习到关于天安门或者长城的文章,那么就可以去天安门看看,也可以亲自爬长城,亲身去感受长城的壮观。这样的亲身经历,比起所谓的幻想当然效果更好,不过因为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所以未必能够很容易实现。

随着网络的发达,要想重现某种场景,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尝试。例如通过在电脑上观看某个事件的视频,或者通过回看电视节目,也可以实现。在如今这个时代里,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各种影音资料也特别丰富。当你去到电影院,不但有3D影片,还有4D影片,甚至电影院里还能营造出电闪雷鸣的效果。不得不说,时代的发展让场景记忆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让场景记忆的效果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