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赴革命·路线精通走一行——毛泽东与朱德共同战斗的诗篇》毛泽东诗词故事

三、同甘共苦赴革命 路线精通走一行

——毛泽东与朱德共同战斗的诗篇

朱德:1886—1976年,四川仪陇人。1928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的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途中,对张国焘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坚决斗争。抗日战争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1.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你我手足情

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及湘南起义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毛泽东和朱德开始了亲密和默契的合作。他们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在共同奋斗的岁月里,也留下了很多战斗的诗篇,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佳话,闪耀着两颗巨星的革命光芒,展现了两位革命家的豪情壮志、优秀品格和革命风貌。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异常险恶。1月19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分三路向川南挺进,以寻求二渡赤水河,在四川的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1月27日,红军抵达赤水河东岸重镇土城。与此同时,装备精良的川军模范师万余人也尾随而来,与红军的后卫部队发生了激战。情况危急万分,如果不迅速把疯狂尾追而来的敌人消灭,红军就不能安然渡河。而此时,红军的主力一军团又远在别处,三、五军团兵少弹缺,红军屡战不胜,伤亡惨重。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表情凝重、冷峻;朱德眉头紧锁,焦急万分。为了扭转战局,经过研究,朱德决定亲临火线指挥作战。

此时此刻,战场的形势难以预料,危机重重,久经战火考验的“朱毛”,又面临一场生离死别的考验。毛泽东集合军委纵队的同志,和朱德依依告别,口中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

毛泽东化用李白的千古名句,将战友的情谊,革命同志亲如兄弟般的手足之情,描写得绘形绘色。

2.度量大如海 意志坚如钢

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面对张国焘的威逼利诱,朱德毫不退让,他明确地表示:“朱毛、朱毛,人家都把朱毛当作一个人,朱怎么能反对毛呢?你们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割不断我与毛泽东的关系。”事后毛泽东得知此事,深受感动,送朱德对联一副,称赞朱德: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937年3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二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发表讲话,毛泽东为第二队学员题词,内容是:“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毛泽东对总司令的高度评价,准确、恰当、真挚感人。

朱德自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开始,就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虽然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吃尽了苦头,但是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多年军旅生涯的磨炼,培养了他包容、仁厚、大度的性格和作风。革命的初期,他放弃蔡锷提升他为少将旅长的待遇,拒绝四川军阀杨森要他当师长的邀请,婉谢了孙中山给他重回滇军的机会,执意要寻找共产党,虽然几经周折,吃了陈独秀的闭门羹,但是他痴心不改,又从国内追到国外,终于在德国找到了周恩来,加入了共产党。

南昌起义,消息走漏,情况万分危急,朱德寻找机会,及时将走漏消息的情况告诉了周恩来,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南昌起义后,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朱德率领的九军最后只剩下七百余人,但是他没有气馁,他在会上激动地说:“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更多的人,我已经选定了人民革命的道路,就要坚持到底。”朱德就是以钢铁一般的意志,完成了他从旧军阀到革命军人的伟大蜕变。

海洋一样的度量,钢铁一般的意志。如此非凡的人格,潇洒的风度,顽强的精神。毛泽东的赞誉,朱总司令是当之无愧的。

3.学民族英雄贤母 赞劳动阶级完人

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在家乡逝世,享年86岁。在这一年的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上,蔡畅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4月10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各界人士敬献了花圈。毛泽东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撰写了这一副挽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毛泽东在挽联中,高度赞扬了朱德母亲的高尚品质,高度评价了他的革命战友朱德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在联语中告诉人们:“当学民族英雄贤母”,告诉天下所有做母亲的人,要学习民族英雄的母亲,言外之意好像在说:你看,她培养了朱德这样的好儿子,培养了朱德这样的民族英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对联的主旨、重点在于赞子,既悼母又赞子,一语双关。

事实也正是如此,是母亲的伟大形象影响了朱德光辉的人生。在朱德的心目中,他最崇敬的人是自己的生母。母亲把她伟大的人格——忍耐、宽厚、善良融入了朱德的血肉之躯,对朱德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朱德的母亲给朱德以深刻的影响,而且非常支持朱德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从不给朱德添负担,使他分心。后来,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叙述道:“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已有八十五,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朱德后来还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我们从中既看到了朱德的伟大,也看到了朱德母亲的伟大。

4.革命雄师会井冈 天空无限任飞扬

1928年4月28日,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实现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两支分别战斗的队伍合成了一个战斗集团,成为中国革命的一支主要力量。后来,彭德怀也率部队上了井冈山,共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石。

朱德对井冈山会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每触景生情,有感而发。1957年7月,朱德作《井冈山会师》一首:

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

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1961年6月30日,朱德又赋《红军会师井冈山》一首: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练,人民专政靠兵权。

诗句着重强调了“力量更坚强”和“主力形成在此间”的重要意义,“红军领导提高后”和“领导有方经百炼”的诗句更是表达了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上,朱德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1961年6月30日,朱德深情地写下了一首七律《遵义会议》: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诗篇热情歌颂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对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重要地位,用“群龙得首”予以高度赞誉,表现了革命者虚怀若谷的非凡气度。

5.冷眼向洋看世界 拨云开雾见青天

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会议总结了1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6月29日那一天,毛泽东满怀激情地登上了庐山。登高远望,云天苍茫,山风怒号,引发了毛泽东对时事的感怀,联想苏联方面的背信弃义和国际上掀起的反华浪潮,以及国内的自然灾害,思绪万千。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8周年的纪念日,他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饱含革命激情的诗篇,《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朱德读到毛泽东的这首《登庐山》之后,为毛泽东豪气冲天的诗句所感染,也引起了朱德总司令的雅兴,乃于8月11日成《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一首:

庐山挺秀大江边,牯岭乾坤已转旋。

细雨和风经白鹿,拨云开雾见青天。

林园培植多桃李,路线精通贯顶巅。

此地召开团结会,交心献胆实空前。

毛泽东的诗气势豪迈,用典讲究而且自然,语言优美;朱德的诗句对仗整齐工巧。就如同两位伟人在革命生涯中默契的配合一样,二人的诗也是一唱一和,给人们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革命的感召力。

6.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总司令赋诗忆当年

1976年1月,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朱德读了这两首词之后,于2月写成了《喜读主席词二首》。在小序中朱德写道:“毛主席词二首发表,聆、读再三,欣然不寐。吟咏有感,草成二首。《诗刊》索句,因以付之。”其一写道:

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

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

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

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

而今势更旺,能不忆当年。

风雷兴旺未艾,快马再加鞭。

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

两位革命的老人,两位战斗的英雄,他们共同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焰,使整个中国在烈火中得到新生。他们并肩携手,自诩“朱毛”,威镇四海,革命的情谊,催生了革命的诗情,革命的诗情将永远激励我们,将写入我们不朽的历史篇章。

毛泽东手迹《念奴娇·鸟儿问答》